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4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

打造中国高新技术和装备 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来源:中国企业报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6号机组筏基施工

当前,核能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

在刚刚结束的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向世界阐述了“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

核能事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强大的市场需求,同时核能利用的安全性仍有一些担忧。只有不断创新,开发出更具安全性的技术,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核安全。

华龙一号技术研发

取得历史性突破

华龙一号是以我国三十年核电研发建设运营的经验为基础,汲取世界先进设计理念的三代核电创新成果。

华龙一号是基于成熟技术的渐进型设计研发,大量采用了经过验证的技术和设备。华龙一号的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并充分利用我国目前成熟的核电装备制造业体系,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华龙一号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177堆芯”。反应堆堆芯采用177组燃料组件,在提高堆芯输出功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堆芯平均线功率密度,裕量由原来二代加的5%—10%提升到现在的15%。体现了创新的理念和有充分保证的安全性。国家核安全局指出,“177堆芯”是真正的创新。二是核燃料自主化。华龙一号的燃料组件采用自主研发的CF系列先进核燃料,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华龙一号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一环。三是装备国产化率可以达到90%以上。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主泵、堆内构件、控制系统等核心装备都具有很高的国产化率,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制造业的强项,保证华龙一号的安全性、先进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示范工程有望在

“十三五”初步形成规模

华龙一号首堆工程福清5号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5年5月7日,福清5号核电机组核岛筏基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10月31日,5号机组常规岛1号筏基混凝土浇筑完成。设计方面,截至2016年2月16日,5号机组核岛土建设计文件已经全部出版,核岛安装设计文件出版93%。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关键设备正按计划生产加工。除示范工程外,福清6号、防城港5号以及海外首台机组都已实现FCD。

目前,有3个项目6台机组正在建设华龙一号,后续规模化建设也正在积极推进,漳州、宁德等厂址正在按照华龙一号开展厂址准备,再加上出口海外的机组,华龙一号在2020年前还将陆续开工建设多台机组,形成一个小的批量化建设。未来,华龙一号将通过工程检验和项目拉动实现技术的不断创新,同时将继续开发出经济性更好、先进性更高、功率选型更多的新一代华龙技术。

国际技术和产能合作

助推产业健康发展

我们正在积极走出去,努力融入国际市场,打造中国高新技术和装备走向世界的新名片。目前,中核集团已经出口7台核电机组、7座研究堆、1台次临界装置,华龙一号签订了2台机组出口合同,4台机组的合作框架协议,海外首台华龙一号已经开工建设,进展顺利。

同时,与美、俄、法等核大国的项目合作、研发合作和产能合作全方位展开。与法国电力公司、阿海珐公司签订了核能全面合作协议,在后处理商用大厂方面的合作正在积极推进。与英国合作建设核能研究与创新中心。与美国能源部阿贡实验室合作,成功实施微堆低浓化改造。同时正在对中核集团出口到加纳的微堆开展低浓化改造,为全球核安全做出应有贡献。我们还与美国泰拉能源公司开展行波堆合作。与西屋公司开展核燃料领域的产能合作,希望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市场。与俄罗斯在田湾项目、快堆等领域开展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现反应堆(ITER)研究。

核工业正面临着

发展重大机遇

展望未来,中国的核工业正面临着发展的重大机遇。

一是以三代技术为核心的核电新一轮规模化发展前景已经明确,核电发展配套的前后端能力和核能技术创新的新突破正在加快形成,将为中国未来核能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奠定重要基础;二是“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为我们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空间;三是国有企业调整改革一系列重大措施将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将为中国核工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争取改革红利带来有利条件。

为了把握历史性机遇、推进核事业更好发展,中核集团将积极推进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目前,中核集团在运机组14台,国内外在建机组共计15台。“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中核集团将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核电的规模化发展,带动全产业链技术持续提升,确保核燃料循环、乏燃料处理安全,实现良性循环。

核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面临着风电、太阳能、页岩气、分布式能源等新能源、新模式的挑战。核能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依靠创新,面向未来,立足于安全高效,中核集团将进一步加大核能技术的研发力度,继续专注于华龙一号、小堆、快堆等核电技术以及核燃料循环各环节技术的发展,努力在安全性、经济性、废物最小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此文根据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在第二十届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暨第十四届国际核工业展览会上的发言整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