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生物医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生物医药
 

2016年4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驱”催生万亿市场 “药谷热”尚需冷思考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石岩

随着健康被公众越来越看重时,生物医药的发展潜力也越来越多地被激发出来,这也催生了产业“集散地”——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大批上马。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整个生物经济产业将达到9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有5万亿元的产业潜力。

“最有可能形成美国硅谷态势工业园区”的浙江杭州药谷、号称“中华第一大”的江苏无锡药谷、“现代化高科技生物工程工业园”新疆天山药谷以及有“南国药库”之称的海口药谷……目前省级以上的产业园加起来已超过400家。

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驱动下,“药谷”热潮已然来临。

万亿产业撩人

生物医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和经济整体实力的“指标”。

十几年的发展,全球化的生物医药发展浪潮已基本形成。早在2010年,我国已将生物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后,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产业监管、审批、市场准入机制及创新的支持等配套政策不断成熟,为产业发展扫清了政策障碍。

2015年又把生物医药列为“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的范畴之内,随着外资准入门槛的松动,困扰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钱荒”得以缓解,同时,产业市场化竞争的进程加快,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得以提升。

政策的松绑,刺激了各级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热情,使大量的资本投向了生物医药类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制造领域。

据了解,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整个产业布局渐趋合理,竞争优势逐步显现。目前,全国已有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而且各地新开发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很多都将生物产业作为重点引资对象。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也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我国至少已设立21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14家国家高新区,其中,很多园区都涉及生物医药领域,而省级以上的生物产业园数量则超过400个,万亿产业规模初显。

二三线城市“接力”

生物医药产业不仅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特征,同时其发展还需要拥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资源优势,这点在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中显得尤为突出。

有专家指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呈现出地理选择性,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水平发达、科技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人才聚集度高的地区。这反馈到区域上,就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其中,以沪、浙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以京津鲁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以广深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正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凭借经济水平、研发创新能力、投融资环境等“硬件”,吸引了众多生物医药企业聚集形成产业园区。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竞争以及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一些企业也选择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因为一线城市用人成本、技术成本过高,倒逼企业退至一线城市的周边地区。相反,二三线城市大力鼓励医药产业,招商政策甚至超过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因此,石家庄、长沙、成都等内地省会城市以及东北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则步入了快速成长期。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以北京、上海为核心,以珠三角、东北地区为重点,中西部地区点状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空间布局渐趋合理。

“药谷热”的冷思考

“药谷”的崛起,标志着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正从起步迈向繁荣。从另一方面讲,众多“药谷”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构建方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释放出巨大产业空间的同时,对于自身特色建设,同样也提出要求。

有报告指出,由于园区“各自为战”,导致在各个层面上出现缺乏统筹规划的现象。而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虽然园区数量众多,但普遍存在产业领域重叠,缺乏明确或特色的发展方向和模式,缺少园区的特色和拳头产品等现象,导致了低水平竞争甚至恶性竞争的状况。目前,除了几个个别园区,其之间的不平衡矛盾正在显现,整体质量普遍偏低。

除此之外,园区的服务质量还有待提升。

有专家表示,美国东海岸“药谷”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经营管理知识与实践、资金和融资渠道、大学等智力资源和专业化的服务设施才是“王道”。

显然,我国“药谷”建设的思路有简单之嫌,水、电、气、路只是基础设施建设,离真正的配套服务还相距很远。

同时,大多数进入“药谷”的生物医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都面临着产品向产业化转移时资金不足的难题。而目前,产业园区大多数都没有建立一套有利于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机制,这与企业规模偏小、大型企业不多的现状,形成鸿沟。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