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 每年“吃掉”社会总能耗的33%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汪晓东
南京首个绿色机场利用天窗采光,节能效果显著 |
目前,建筑能耗已经占到社会总能耗的33%,可以折算成11亿吨标准煤。
前瞻产业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比例近三成。
高能耗危机
来自住建部科技司消息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将上升至35%左右。
对此,住建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在2000年末时,我国建筑年消耗商品能源共计3.76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而建筑用能的增加对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就已经达到了25%。因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单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18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70亿元,多排二氧化碳52万吨。如此状况继续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耗能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到2020年,空调夏季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能力,这将会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量。
如此大的比重,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
“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很大的,这同时表明我们全社会的能效提升空间巨大,建筑节能的潜力巨大。”中国节能协会热电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王英俊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王英俊举例,北京会议中心现有7栋客房楼,1000间(套)客房,总占地面积51.8万平方米。根据有关单位的前期会诊,通过对建筑的空调系统采取冷冻、冷却水泵变频改造,加装烟气回收装置等一系列节能举措,能取得非常显著的节能效果。
“2014年,该项目的总体节能率大于15%,节能效益折合人民币约240万元,折合标煤840吨,减少碳排放3080吨,减少SO2排放126吨,减少NOX排放105吨。”王英俊说,这样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建筑的能源消耗是巨大的。
而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我国处于建设鼎旺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97%以上是高能耗建筑。以如此建设增速,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因此,如果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
建筑节能潜力大
“中国的能源发展趋势在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间,一方面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明显,导致对能源需求总量增速放缓。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处在转型期,从第二产业占主导到第三产业占主导,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王英俊告诉记者,两方面作用叠加,使得能源需求总量增速放缓。
然而,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告,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已表现出“脱钩”的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能源消耗日益增多,这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王英俊说。
在王英俊看来,目前国内众多低碳建筑“零能耗”或“超低能耗”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好。
在70年代能源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建筑节能技术,而我国却忽视了这一方面的问题。以至于今日,我国建筑节能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但这恰恰表明我国能效提升空间巨大,建筑节能的潜力巨大。”王英俊认为,由于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以及建筑用能数量巨大,建筑节能已经是世界性的大潮流。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能源持续紧张的形势下,建筑节能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中国建筑节能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启动绿色建筑相关工作到现在已整整十一年。到目前,全国已评出742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7581万平方米。覆盖住宅、公建、工业建筑等多种建筑类型。
但王英俊亦表示,建筑节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当前,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必须开创出中国特色的建筑节能发展道路,利用新产品、新节能技术和新型环保材料,以及运行后一支稳定的技术运行团队和一套根据建筑结构情况量身定制的用能管理制度。
技术价值
“目前,推动建筑节能面临着巨大的政策机遇。”王英俊告诉记者。
实际上,早在2014年6月13日,中央领导就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5点具体要求。同年,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可以说,建筑节能获得了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建筑行业研究小组数据显示,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行业市场规模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亿元,2011年超过650亿元,我国智能化建筑市场增长迅速,而且随着国务院新出台的相关政策,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因此在建筑行业即将步入快车道之时,大量项目节能中得到检验的先进节能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王英俊告诉记者。建筑功能所消耗的能量,包括照明、供热、空调、电梯、热水供应和专业设备使用所消耗的能源都需要技术支撑。
王英俊介绍,管网自平衡调控技术、TAT控制技术、变流量模糊控制系统、烟气余热深度全热回收技术和CT控制平台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将为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提供有力保障。
有一组数据显示,中能兴科(北京)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动建筑节能的效果明显。
中能兴科目前经营主要内容是区域的能源规划,包括设计、投资、施工和建设等。其研发的“智慧能源管家”能效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宾馆、酒店、医院、院校、综合性商业办公等公共建筑。
“建筑节能可划分为居民建筑节能和非居民建筑节能,居民建筑的节能市场化程度已经非常高,非居民建筑的节能能源管理市场正在形成。”王英俊说,从前期开始就对能源的技术方式进行规划,还可以依靠体系创新,彻底改变能源供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