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偏见,为“新国企”树立“新形象”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殷丰收
新世纪以来,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和发展,国有企业从上世纪末的总体困难,到今天的兵强马壮,真无愧于国家经济脊梁的光荣称号。
尽管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国企”不断增加。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物质方面的收获并没有换来社会舆论的充分理解和认同。国有企业美誉度与其软实力、硬实力严重不匹配。不少人仍然保留着“国有企业等同于低效、腐败、垄断”的刻板偏见。
经过广大国企新闻工作者的努力,国企形象已有改善,但与现实需求相比,未来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那么,“新国企”究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新形象”?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国企引领“双创”大潮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时代要求,是经济新常态下的不竭动力,是国家战略全局的核心关键。30多年来,国企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之一,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党建创新,助力改革发展,引领国家创新,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与社会更高层面的发展,为国家创新力、竞争力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
航旅纵横、天天安途、柴火空间……如果不去深究,很少有人会知道,这些脍炙人口、从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品牌,其实来自“大块头”的国有企业。
在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共44家中央企业获得了86个奖项,占获奖项目总数的34%,涌现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同时,中央企业牵头国家及地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达141个,发起和参与基金179只,募集资金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构建面向社会的创业创新孵化平台57个,像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一样的创业创新技术平台27个,创业创新活动平台23个。国有企业的资源、技术能力与社会各界的创意火花融合在一起,绽放出了众多的创新成果。
从理念到手段的创新
国企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国企有别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承担市场主体该有的经济责任的同时,同步承担着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可以说,有了国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就有了保障,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就有了保障,衣食住行和社会民生就有了保障,全面小康、和谐共享、美丽中国就有了保障。
事实上,国有企业始终积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许多优秀的国有企业,比如说航天科工、中国石油、中国中车,支撑着国家命脉行业的发展,也有一些国有企业,在紧系民生的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小康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让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
王小康表示,中国节能的主要业务就是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既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又兼具社会责任的板块。中国节能的不少员工在三千多米海拔的地方维护着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在最脏、最臭的地方辛勤的工作。对此,王小康表示,我们特别想让公众了解国有企业里面有这样一家企业,“我们是中国最大的清洁工队伍,我们为此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神华集团公司总经理凌文曾经说:“我们是挖煤的。看到大家在雾霾天戴着口罩,心里不是滋味。”凌文说,神华正致力于洁净煤技术研制,神华的煤都经过脱硫处理。“希望未来,老百姓怎么烧煤都不会出硫,因为硫已经在烧前就去除了,是干净的煤、是绿色清洁的能源。”目前,国家对煤电的烟尘标准是30毫克/立方米,京津冀的标准是20毫克/立方米,而神华的3个电厂已做到5毫克/立方米。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则秉承“为出资人、为社会、为员工”的宗旨,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做好定点扶贫、对口援疆工作,2014年全年对外捐赠2970万元,并发起设立国家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探索开发式扶贫。
根据《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的数据,2015年有23家中国企业(占总数7.7%)的社会责任指数达五星级水平,处于卓越者阶段。而这23家企业中,有包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华能和华润集团等在内的21家国有企业。
向管理和科技要效益
国企创业活力再次激发
有观点认为,国有企业的活力,应该是体现在全竞争力领域中的领跑能力,体现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前者的案例包括海螺水泥、中国建材,后者的案例包括高铁、核电等。
自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经过迎难而进、矢志不渝的改革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是引领行业标准的能力,是创新、创业的能力,也是开放、共享、竞争、合作的能力。
在新疆罗布泊的最中央,有着被当地人称为“小马尔代夫”的巨大盐湖,这里是国投罗钾公司的生产基地。罗钾人给死亡之海带来了生机。他们创业初期住在盐坑挖的地窝子里,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满足了国内七成的需求,使我国不再依赖进口钾肥。罗钾公司的生产工艺领先世界,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工艺用水量仅为美国技术的一半。在这条盐板路上,在千里无人区的最中间,罗钾人创造了真正的人间奇迹。是他们让罗布泊焕发了新的生机,是他们为这片死亡之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彭加木等老前辈若泉下有知,一定会为后人开发罗布泊的功绩而感到欣慰。
中国铁塔是在“宽带中国”、4G建设和“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借助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巨人肩膀上起步的专业化通信设施服务公司,被赋予了“国企改革试验田、先行军”等使命。铁塔公司以“共享竞合”为核心的铁塔模式,实现资本合作,深化资源共享,优化行业竞争格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中国铁塔董事长刘爱力表示,中国铁塔去年一年建设量相当于过去30多年行业累计建设总量的近1/3,且全公司人均管理铁塔100座,远超国际同行人均25座的水平。
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国企向“封闭落后”说不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公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该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产监管重大信息公开制度,依法依规设立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回应社会舆论对企业国有资产运营的重大关切。
国企不怕看,怕不看。塑造国企新形象最重要的就是打破神秘感,展示新国企、新发展、新内涵、新形象。在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更要注重与社会各界的融合和沟通。
神华集团总经理凌文曾在北大的讲台上向同学们作了题为“全球国有企业对比研究及政策建议”的报告。现场的听众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中国国有企业有竞争力吗?”“您是如何看待国企低效、腐败这件事的。”“国企是否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凌文没有回避国有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如何理性审视、客观评判中国国有企业的利弊得失。
坦诚、开放的对话,真切、平实的风格,运用大量数据和图表来说理的方式,神华的掌门人赢得了观众的赞赏和支持。有学生在演讲后发帖,“这场演讲吹散了我们和国企之间的雾霾!”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2014年度中央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评估结果的通报》,中央企业“一把手”每年接受中央媒体专访超过两次的企业占50%,较2013年首次评估的37.5%提高了12.5个百分点;通过新闻发布会、通气会的形式定期发布重要信息的企业达到35%,较2013年首次评估的20%提高15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正在打造“阳光国企”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我们热切期待着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了解国企、理解国企、支持国企。
(作者单位: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