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9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9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4月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中冶 2015年度实现净利润48.02亿元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蔡钱英 实习记者 单雪婷

中国中冶项目掠影

2016年可谓是中国中冶开启集团“四五”发展征程的起步之年。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中冶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中国中冶日前举行的2015年度业绩沟通会上,记者了解到,2015年,中国中冶实现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8.02亿元,同比增长21.1%。2016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2300亿元。

中国中冶总裁张兆祥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中冶有着60多年扎实深厚的科技积淀,面对新机遇、新起点,中国中冶将按照“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的战略新定位,坚定走高技术发展道路,以市场的突破力、技术的驱动力、资本实力和商业模式的张力,实现企业规模效益并举、提质增效升级。

转型升级显成效

中国中冶,即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是中国冶金工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为中国冶金工业的发展立下了卓越功勋。

2015年,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中冶提出“打造‘四梁八柱’业务体系升级版,再造建设‘美好中冶’新优势”的要求,明确了新的市场和产品定位,及时调整组织结构和经营策略,集中优势资源,努力推动经营方式的转变。

其中,中冶提出的“四梁八柱”,即打造出以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装备制造、资源开发四大板块为“梁”,以冶金工程、高端房建、矿山建设与矿产开发、中高端地产、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核心技术装备与中冶钢构、环境工程与新能源、特色主题工程为“柱”的“四梁八柱”关联互补、协同效应显著的综合性业务体系。

张兆祥介绍称,在确保冶金建设国家队地位、钢铁冶金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的基础上,中国中冶正大力向非冶金业务领域转型。2015年,中国中冶新签非冶金工程合同占新签工程合同额的83.06%,已经连续两年稳定在80%以上。

创新驱动马力足

2015年,中国中冶科技投入共计51.79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比重为2.38%,创新驱动已成为保障实现中国中冶“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战略定位的新引擎和新动能。

作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中国中冶目前拥有5.3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17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6241件,位列央企第四位,位列市场竞争型央企第一位。

长期以来,中国中冶以市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重心,坚定走核心技术引领跨越发展之路,确保“核心技术升级、实用技术普及、高新技术突破”;着力抓好核心技术的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联结;充分发挥科研与工程一体化的创新优势,不断提高核心技术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充分释放技术创新的动力倍增效应。

如今,中国中冶已成功将传统冶金工程核心技术优势延伸到其他建设领域。经过长期的积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速公路、特殊地质条件下大型深基坑、超高层建筑、超大跨度建筑、超大型复杂高精度机电系统工程建设领域拥有了一大批国际一流的技术;在建筑领域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布“先进制造、3D打印、互联网+”行动纲要,并在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美丽乡村、智慧城市等新兴工程技术领域,和污水处理、河道治理、垃圾综合处理、光伏发电等环保业务领域以及特色主题公园建设领域也具有十分明显的技术优势。

风险管控夯基础

中国中冶还坚持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推动资源整合,创新资金管理,严格投资管控,实施集中采购,在防范经营管理风险的同时,夯实公司稳健发展的基础。

当前,中国中冶从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的角度出发,持续促进内部不同企业之间、不同业务之间的资源整合,大力推进对外部社会资源、资本的有效整合,实现企业的规模、精益、集约运行,高效率地实现公司绩效和发展目标。通过加大产融结合力度,推动存量项目债权转让,加快资金回收,促进主业发展并带动市场开发;严格投资管控,优化投资结构,坚持投向效益好、效率高的工程主业和国家大力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强化集中采购,整体采购率由2014年3月的21.4%提升至68.1%,平均资金节约率达到4.8%。

据了解,2015年,中国中冶的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低2.9个百分点至79.3%;带息负债规模同比下降9.69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53.6亿元。可以看出,中国中冶仍旧保持大额净流入,整体资产质量延续了持续向好的态势。

基于2015年的优秀业绩,张兆祥表示,在稳健的经营措施下,中国中冶2016年的利润依旧十分乐观。“在未来,中国中冶在照常拓展自身基础业务的同时,将把新兴业务作为重点发展领域,逐步提高新兴业务在总业务中的比例,并致力于将新兴业务投入转化为市场成果。”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