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该如何 “爱”企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一版)
杨元庆说自己是联想集团最大的个人股东,言外之意是一个人对企业的爱大体应当是和其所持有的股份成正比。如果用这样的逻辑,就无法解释其连续多次的减持行为。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2014年11月,杨元庆连续减持2500万股联想集团股票,套现2.3亿港元,持股量从7.92%降至7.68%。在2015年6月,杨元庆分两次共出售900万股联想集团股票,累计套现1.0452亿港币。减持自己公司的股票,就意味着不看好公司的前景,或者是对公司的爱也同步减少吗?至少,这样的推理用杨元庆身上并不合适。
联想集团今天能够成为全球PC领域的老大,杨元庆可谓是功不可没。2004年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时,整个联想集团只有杨元庆一个人同意。他力排众议,并说动柳传志完成了蛇吞象的收购,使联想集团一跃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标志。在过去十几年中,曾经和联想一起竞争的长城、方正、同方等其他国产品牌,还有当时那些牛气冲天的国际品牌,都被联想远远地甩在身后。即使是在被智能手机和云计算两面夹击的困境中,杨元庆也依然是斗志不减,谋划着突围的办法。
无数的事例表明,爱并不能解决问题。柯达也好,摩托罗拉也好,诺基亚也好,其CEO也会有对公司的爱,但是,时代不同,经营环境不同,企业规模不同,所有这些可能都决定了那些曾经优秀的CEO们,无力把他们还深爱着的公司带出困境。
优秀的企业家,永远是最稀缺的资源。GE的杰克·维尔奇也好,IBM的郭士纳也好,微软的比尔盖茨也好,苹果的乔布斯也好,那些改变了一个企业命运,甚至是影响了历史进程的顶级企业家,都是神话。
缺少世界顶级企业家,是中国企业向跨国巨头进化中的最大挑战。如果没有管理巨无霸企业的能力,那些因为合并而达到空前规模的中国公司,所面临的可能会是灭顶之灾。先别问杨元庆是不是联想合格的CEO,还是先想想中国能够找到几个杨元庆,世界能找几个杨元庆吧。联想集团也曾经聘用过国际化CEO,但美国人阿梅里奥并没有办法应对2008年的那场危机,最后还是老将柳传志亲自出山,以“柳杨配”的格局把联想带出困境。
不能创造价值的爱是廉价的。真正的爱不需要挂在嘴边,甚至不需要说出来,而是体现在对另外一个生命的升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