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金融委员会法案室原主任、著名经济学家朱少平:
私募股权投资加速企业成长和上市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崔敏
朱少平 |
近十年,私募行业发展迅速。目前中国的私募按投资标的分主要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风险投资基金等。
数据显示,仅私募基金就已经有几万亿的规模。截至2016年2月份,国内有4918家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并发行49474只产品,10亿管理规模,超过了1.2万亿人民币。而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人是25005家,已备案的私募基金是24054只,认缴规模是5.07万亿元,实缴规模是4.05万亿元人民币。
然而私募行业毕竟起步比较晚,制约因素也比较多。对此,《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金融委员会法案室原主任、著名经济学家朱少平,探讨私募发展的趋势以及发展背后的问题和破题之道。
私募股权投资
加速企业成长
私募股权投资因其收益较高的原因广受投资者青睐,私募股权主要指的是一批有一定投资成功经历的人(GP)利用自己的track record去向有钱的人(LP)融一笔钱,然后通过几年的投资回报补偿LP并自己分钱(Carry)的一种商业模式。
朱少平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私募行业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从2005年以来,十几年的时间,到现在已经有2万多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并且按粗略估计,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市场规模也是万亿级的体量。
他认为私募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产物。
“私募股权投资最大的益处在于助力创业,加速企业成长。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可以用专业化的视野找到具有成长价值和潜力的企业,加速他们的成长和上市,进而为投资者带来较高收益。”朱少平补充道。
朱少平认为,私募股权投资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越来越专业化,专业的机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目前的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缺乏专业化的人才。
提高监管能力
避免系统性风险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不是个体能够推动的,都共处于一个生态圈,需要多方合力才能推动其发展。对于私募行业来说,监管机构、私募管理机构、投资者共同推动才能够实现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朱少平建议监管机关要从过去的实践中总结经验,避免系统性风险,提高监管能力,深入研究,加速体制改革。
私募管理机构则要充分意识到市场发展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一定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准确的市场判断能力,密切关注监管政策的风向和趋势,避免一切违规行为。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要多学习专业的私募知识,甄别专业的私募管理机构和优秀的项目,切忌盲目跟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