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
着眼长远完善国家铜战略储备体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吴明 张骅 本报记者 张晓梅
宋国权 |
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在接受《中国企业报》采访时建议,国家在世界大宗产品价格处于低位之时,着眼长远完善国家铜战略储备体系,强化国家铜资源安全保障。
宋国权说,我国现有96个行业部门中,有90个行业在使用铜,铜消费水平与GDP的线性相关程度达到0.921。2015年,我国电解铜表观消费量1142万吨,占全球50%;铜材产量1914万吨,占全球70%;铜矿保有储量3000万吨(金属吨),仅占全球4.3%。按目前消费量计算,国内铜矿仅能满足全国3年的用量,加强铜资源战略储备已成为当务之急。
“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大宗商品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当前,扩大铜资源储备正处于十分有利的时机。”宋国权分析说。一是收储成本较低。2015年11月,沪铜期货最低价33220元/吨,创2009年以来的新低。二是当前市场稳定。目前,全球电解铜和铜材市场处于供应过剩状态,适度扩大储备,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三是顺应行业呼声。目前铜价已背离行业基本面。增加铜资源储备,有助于企业稳定生产,提振行业信心,促进国内铜产业长远健康发展。
为此宋国权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基础金属战略储备体系。国际上,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瑞典、英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础金属战略储备制度。我国除个别的、临时性的收储计划,尚未形成完备的基础金属储备制度体系。建议国家建立健全基础金属战略储备体系,统一规划、科学运作,切实强化电解铜等基础金属资源安全保障。因时因势开展收储、抛储,平衡市场价格,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是积极推动铜材在民生领域应用。民用铜材具有100%可回收再利用特性,大力推广铜在建筑、家居、卫生、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发展建筑用铜水管、铜日用品、水暖卫浴、滴灌用铜管等,把铜资源战略储备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相结合。
目前发达国家年人均铜消费量在15公斤以上,我国年人均铜消费量低于10公斤,一项突出的原因是铜在建筑供水系统应用率低,仅约10%。发达国家建筑供水系统铜水管普及率达85%—95%,英国的饮水系统铜管消耗量平均每人每年1.6公斤。铜水管具有卫生环保、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目前国内建筑铜水管的材料、设计、施工等一系列标准已陆续出台,且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我国建筑供水系统中使用铜水管的条件已经成熟。建议国家在这方面出台鼓励和引导政策。
三是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和整合作用。目前我国有铜冶炼企业350多家,总产能1056万吨,前30强企业产业集中度79%;铜材加工企业1300多家,其中90%以上企业产能在1万吨以下。铜产业低端同质竞争问题突出,盈利水平低下,制约了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和转型升级步伐。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资源配置,推进铜产业兼并重组;在技术创新和国企改革等方面给予骨干企业更大的支持力度,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铜产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