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7版:节能环保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7版            节能环保
 

2016年3月1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企抱团破题混动瓶颈 钟发平委员呼吁政策松绑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谢育辰

时值两会,北京却告别了停留数周的蓝天,在雾霾的笼罩下,节能减排再次成为两会热议的话题,历经“骗补风波”的新能源汽车依然是关注的热点。

代表委员共同呼吁

推广混动车

根据《2015中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混合动力的节油率达到25%—55%,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80%。与此同时,相关调研数据表明:在中国当前电力结构下,使用性能相近的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不但没有减少化石能耗,反而增加油耗约12.9%—26.9%。在这种情况下,全国人大代表、科力远董事长钟发平的议案是《关于加速推广和普及混合动力车的建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其连续第三年针对混合动力车型提出议案。

在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北京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一台搭载混合动力的汽车可以节油35%,就减排效果而言,三辆混合动力可以相当于一辆新能源汽车,但是不插电混合动力并不用充电,所以节能效果更具优势。并且对新能源汽车长期大规模补贴也会对国家造成财政负担,不可持续。”

然而,从钟发平之前的两次提案来看,政府发布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中,混合动力几乎并没有获利。钟发平甚至质疑“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有违全球的发展趋势”。当然也有专家认为混合动力之所以被政策打入冷宫,是因为混合动力技术一直由丰田等外资品牌把控,如果政策放开,并不利于我国自主汽车产业的发展。

各大车企积极布局

混动车产业链

为了打破这一技术瓶颈,吉利与科力远成立了合资公司CHS(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59亿元,总投资规划100亿元。李书福十分清楚混合动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难度,为此他计划将CHS打造成一个开放的平台,“参与进来的企业及其零部件供应商不仅是公司股东,也是公司的客户”。据钟发平介绍,目前除了吉利、长安汽车以股东的形式加入之外,大概还有7家整车厂与科力远进行产品层面的合作,距离国家2020年企业平均油耗5.0L的标准越来越近,预计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

不久前,《中国企业报》记者走访上汽乘用车获悉,到2020年,上汽将在新能源汽车业务上投入200亿元,其中也涉及多款混合动力车型。“眼下我国在电池方面仍然还需要很大提升,如果不能提高电池密度和安全性,那么单纯在产品上我国距离纯电出行还有很远的路”一名新能源汽车工程师告诉记者。

不过,在市场与政策并不成熟的情况下,混合动力的发展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况。以吉利、科力远为代表的民营企业通过海外并购与合资逐步突破技术瓶颈,以上汽、长安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则通过自主研发破题混合动力。但是有些品牌也被扣上了“骗补”的帽子,“一些自主品牌研发的混合动力实际上仅是形式上的混合,发动机与电动机是两套单独工作的系统,并不能相互参与协调,所以谈不上混合动力。”一位相关部委领导表示。比如上海地区也对混合动力做出了要求,规定车主必须装有充电桩才有资格买车,以防“打着混动的幌子,而仅用油不用电”。

但不可否认,消费市场上混合动力一直受限于零补贴、限号等政策的限制。对此,李书福与钟发平联合呼吁混动车型应当获得“国民待遇”。“多种路线并行发展,不要去给技术路线‘划成分’,技术就可以百花齐放。当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谁都不知道新能源技术会发展到哪一步。因此,我们建议以节能减排的效果来评判制定标准,获得相应补贴。由财政部门等部委充当裁判,但不要当运动员”钟发平表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