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两会·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两会·区域
 

2016年3月1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匠精神”背后:企业技术人才困境凸显

人大代表建言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龚友国 刘凌林 张晓梅

CNS供图

今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这一现象之所以引人关注,在于一个强大的背景:中国的产业工人正在急剧减少,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已经成为一个梦想。

而对于这个问题,两会代表委员也纷纷建言献策。

陈智林:培育工匠精神,职业教育至关重要

“报告提出培育工匠精神,是人才结构创新的进一步阐释和践行,也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精神的重要性。”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陈智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就要重视职业教育,要调整好教育方向,全社会也应该多弘扬工匠精神。

事实上,工匠精神正是当前中国制造业所缺失的。目前,我国许多制造业领域高级技工的严重匮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产品升级。数据显示,在我国城镇企业职工的技术人员中,初级工占60%,高级技工只占4%,而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的比例是30%。

陈智林表示,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最主要的驱动力,而这样的人才往往来自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因为他们的实战和操作能力远远高于普通高等院校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不断产生将为制造业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现在我国就业率最好的就是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中特别需求的。”数据统计,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9年超过95%,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连续3年超过90%。

尽管全国有接近600所学校在做职业教育的转型,国家也从战略高度提出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但目前职业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领域的软肋。陈智林表示,我国教育存在一些导向和理念的偏差,一些人对职业教育的傲慢与偏见还普遍存在,这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做好引导。

陈智林表示,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教育,让学生本领上身、本事上身,生存和发展能力上升。同时,怎么跟用人单位进行实际对接也是职业教育需要思考的话题。

“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动手动脑,要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改进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中找到自信。”陈智林说,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较大浪费,因为我们在教育学生职业选择上太晚,学非所用,造成了很多资源和平台的浪费,对学生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太多的不利。应从学生一开始接受职业教育就将职业精神融合到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使学生培育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李红:力争实现就业培训领域的有效供给

补技术人才这一“短板”,需要靠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是中国发展的有力保障。

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共青团安徽省委书记李红在向大会提交的一份建议中表示,结合本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应该更加有效的发挥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学校及各类培训机构作用,更加精准、高效、节约的实施符合企业要求和用工实际的职业技能培训,力争实现就业培训领域的有效供给。

李红在建议中分析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企业对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人力资源市场更加青睐有一技之长的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学校只能打基础,主要靠企业培训和岗位磨炼。在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的就业形势下,求职者没有技能培训就难以就业,没有持续、多样的技能培训就难以持续就业。但要让农民工、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全部重新回到学校接受2—3年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无论从经济还是时间上都是不现实的。为提升以上人群的技能水平,当前应对的主要方式是由政府主导实施的短期、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该方式在运行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在培训的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明显,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等,无法满足企业等单位实际用工需要,耗费了人力物力未取得预期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李红就精准培训提出4点建议。1、进一步发挥好职业技能培训各方协同作用。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多渠道精准掌握企事业单位实际用工需求,并将掌握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学校及各类培训机构,并及时提供培训经费等支持。2、进一步构建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要重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具备职业技能培训资质的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协调发展,形成完善的涉及多部门、多领域不留盲点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3、进一步改进有关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做到培训补贴政策与劳动力市场化要求相适应,对培训补贴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4、完善与落实鼓励企业办职业教育的政策,落实职工教育经费统筹政策。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