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7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7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3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企与“双创”融合 将激发供给侧改革活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蔡钱英 丁国明

2016年是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的改革大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2015年被作为国家战略提出,“双创”不仅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成为支撑企业提质增效和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

当下,国企“双创”已成燎原之势,国有企业先天的资源、技术优势,不仅能大幅提升“双创”的效率,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也为深化国企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创造条件。但国企“双创”想要做到真正地落地有声,仍面临诸多现实的考验与挑战。

供给侧改革

助力国企打造新实力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工作重点之一,对于供给侧改革主体的国有企业来说,供给侧改革怎么落地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日,中国国资国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袁绍理在“推动国企改革与‘双创’融合,打造供给侧改革的市场主体”座谈会上指出,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举一动都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供给侧改革将促使国企改革加速,而国企改革将通过鼓励企业创新、重组与清退、增加有效供给推动供给侧改革。在国企改革与供给侧改革的双轮驱动下,央企、地方国企的兼并重组将提速。力争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取得突破,用创新思维去指导改革,将改革的重心下移,具体到每个行业、每个领域,从而激发调动市场主体创新创造的活力。”

国企“双创”要有胆有谋

“在供给侧改革中,无论是当前还是长期,国企都应发挥重要作用。”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王永庆在会上表示,当前化解过剩产能中,大部分产业是国企占统领地位或高比重份额,“但是,如何杜绝或减少新的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对于国企来说,刻不容缓。”

相关专家指出,央企有保值增值的经济指标考核,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着降本增效的现实考验。而要让国企“双创”不喊口号、不流于形式,就需要企业拿出实实在在的资源和资本,进行真金白银的投入。因此,国企“双创”往前走,要有胆有谋,在项目运筹时,审慎决策,细致考量,而在看准产品目标和市场方向时,果断布局,抢占先机。

王永庆认为,就目前而言,国企在技术创新方面还比较薄弱,许多产品缺乏自己的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这与我们几千家、净资产几十万亿的国有企业不相符,与党中央要求的国有经济应该具有活力、影响力、控制力的目标不相符。国企有国家的支持,掌握着大量自然资源和行政资源,有大批的专门人才,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与成就,应该在技术创新方面走在国内的前列,走在世界的前列。”

但创新并非一蹴而就,“要让创新创业者有敢于闯荡、勇于尝试、百炼成钢的历练”。袁绍理建议,“希望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出台配套的指导意见或实施细则,为国有企业开展‘双创’工作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提供便利的服务和条件。”

国企搭台 孵化创新

对于创业创新者而言,目前普遍存在“势单力薄”、“单打独斗”的常态,最需要适合创业的环境、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的信心,在创业创新过程中,有智囊团的指导、有创业基金,能避免其在发展过程中因多走弯路、成本透支等而夭折。

当下,一些中央企业正在通过搭建平台,开放搞活引入新思路新理念新做法,推进“双创”工作,成果显著。以中旭创业企业孵化园为例。据记者了解,该孵化园依托中旭集团公益基金会、产业与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创新智库)、中旭集团控股的各个产业公司三大核心机构,通过衔接多方资源和机构的专业能力,帮助创业者快速成长,并对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加以转化,以市场融合等手段为其提供转型发展的机遇和空间。

“这套创业孵化体系主要借鉴了大唐电信‘一体两翼’的成功模式,致力于打通连接政府、投资机构、行业协会、国家智库与微小企业创业者的桥梁和纽带,从而实现园区有规律的运动和发展,培育新企业新动力,创造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旭集团副总裁朱辅朝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创新已然成为国家、人民、企业的重要方向。电商因素的产业园、创意园、创业园、众创空间等载体的应运而生,也为更多的中国人就业与发展提供平台。“这类电商基地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利国利民,也给企业转型提供契机。”据朱辅朝介绍,中旭搭建的线上众创空间综合平台是汇聚社会各方资源的平台,与不同类型资源对接孵化基地,孕育出新的模式与机遇。“可以说,打造孵化生态基地是推动当下孵化成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此外,企业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竞争。王永庆建议,应从股权结构到薪酬待遇,建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以便点燃青年人才的创业、创新热情,在实践中探索出可行的模式和样本,让更多的年轻创客脱颖而出,挑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梁。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