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6版:看安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6版            看安徽
 

2016年3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委书记杨敬农

药企创新升级成为亳州改革着力点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张骅 本报记者 张晓梅

3月5日,前来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委书记杨敬农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升级调整关键体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在企业,在于激发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活力,只有企业创新能力、技术水平以及产品和服务得到了调整升级,才有能力向社会提供有效的供给。

杨敬农认为,要加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找准工作着力点,加大有效供给,什么是有效需求就提供什么样的供给。要加快现代服务业、新兴消费领域等发展,增加教育、医疗卫生、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要为企业做好服务、营造好环境,努力降低企业负担,进一步简政放权,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激发市场活力。

“作为亳州的首位产业,现代中药产业目前已经在亳州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当前,亳州市把加快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双千亿’产业,作为全市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重要抓手。药业企业的创新升级成为亳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杨敬农说。

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包括安徽谯城经济开发区和安徽亳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部分,区内80%以上企业为中药产业。

杨敬农说,“十三五”期间,亳州将继续围绕“六个坚持”重点任务,通过创新财政扶持方式、创新投融资体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强化督查考核、优化投资环境、强化宣传引导,落实保障措施,努力实现2020年全市开发区“一个翻番、四个显著提升”目标(经济总量翻番,产业集聚度显著提升、贡献率和外向度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在谈到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时,杨敬农表示,无论是园区升级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依然是原动力。亳州市依托“国家火炬计划亳州中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发展,通过推广应用标准化种植技术,保证中药材品种质量;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集成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提升产业技术层次;投资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和科技创业孵化器,完善基地配套服务功能。中药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凸显,“国家火炬计划亳州中药特色产业基地”顺利通过科技部复核。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20亿元,同比增长16.2%,增幅位列全省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0.5亿元,同比增长14.6%,增幅位列全省第8位。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