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现代:
九大农业产业挑起绿色“脊梁”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为了实现绿色食品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编制了《齐齐哈尔市食品产业发展指导纲要》,将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杂粮、乳制品、肉制品、白酒、苏打水确立为9大主导产业,经过多年培育取得了长足发展。
玉米产业
玉米产业是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市场空间广阔,资源优势明显,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2014年全市种植面积2010.03万亩,产量1244.29万吨。其中绿色有机玉米基地面积达到309万亩。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2户,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户、省级企业3户,加工能力达到229.2万吨,实际加工154.7万吨,加工转化率14.6%。实现销售收入59.2亿元,利润2.9亿元,上缴税金6983.5万元。
大豆产业
大豆产业是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传统优势产业,大豆全部为非转基因大豆,蛋白、油脂含量高,适合精深加工。2014年种植面积676.78万亩,产量87.51万吨。其中绿色有机大豆基地面积452万亩。规模以上加工企业24户,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省级企业3户,加工能力达到184.3万吨,实际加工66.6万吨,加工转化率54%。实现销售收入58.8亿元,利润5.4亿元,上缴税金1.1亿元。
马铃薯产业
该市是全国著名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2014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167.93万亩,总产量329.6万吨。其中绿色有机马铃薯基地面积135万亩。品种主要是尤金、克新20、大西洋、荷兰7,其淀粉含量高,芽眼浅,薯型适中,适合加工。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7户,省级企业5户,加工能力达到179.6万吨,实际加工91.9万吨,加工转化率30.8%。实现销售收入17.4亿元,利润1.8亿元,上缴税金0.38亿元。
水稻产业
水稻产业是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该市水资源丰富,一江九河流经全境,且上游无污染,早晚温差大,寒地黑土土质肥沃,非常适合发展水稻产业。2014年种植面积514万亩,产量252.48万吨。其中绿色有机水稻基地面积185.63万亩。规模以上加工企业64户,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省级企业8户,加工能力达到385.4万吨,实际加工162.56万吨,加工转化率59%。实现销售收入66.9亿元,利润3.2亿元,上缴税金0.41亿元。
杂粮产业
杂粮产业是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特色产业。齐齐哈尔市黑土和草甸钙土占90%以上,是我国少有的黑土壤地区之一,土壤热量高、透性好、质地轻、土质肥沃,适宜谷糜、高粱、花生、绿豆、红小豆、芸豆、黑豆等杂粮杂豆生长,是全国的重要杂粮产区。2014年种植面积61.02万亩,产量15.4万吨。绿色杂粮加工企业7户,自建杂粮绿色食品基地17.7万亩,年设计加工能力17.7万吨。
白酒产业
白酒是该市市域经济发展中贡献最大的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产品知名度较强,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现有国家颁发的白酒类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65户,所辖各县(市)区基本都有酿酒企业。
苏打水产业
苏打水是该市最具资源优势的产业,它源自全球7大火山带之一(五大连池—科洛火山带),属于世界三大冷矿泉之一。由18000年火山潜流孕育,地下400多米岩层净滤,呈天然弱碱性,富含17种人体所需的常量及微量元素(钠、重碳酸根及稀有矿物质硼、钒、锂、锌、锶、钼、碘等),堪称稀世珍水。全市规模以上苏打水加工企业14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户。
乳品产业
该市地处北纬47度,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全国未被污染的两条江河之一的嫩江流经该市,水系发达,土质肥沃,生态良好,是国际公认的世界最佳奶牛饲养带之一。乳品产业比较发达,现代化水平较高,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第一优势产业。目前达到存栏万头奶牛养殖规模的牧场7个,全省备案的中小奶牛养殖场350个,规模奶牛养殖合作社550个。全市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承载能力达到20万头以上,位居全省第一。
肉类产业
肉类产业是该市畜牧业的主要产业之一,发展良种肉牛养殖,生产加工高品质的肉制品,该市拥有较大优势。龙江元盛公司生产的“雪花牛肉”可与日本“和牛肉”相媲美。具有东北特色的生态猪肉产品,深受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市民的喜爱,部分产品还远销俄罗斯、安哥拉等国家。 (本报记者王少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