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7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7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3月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铁塔: 打造新常态下国企改革新模式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丁国明 赵玲玲

从成立之初,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塔”)就被赋予了建立国企改革样板的重要使命。

中国铁塔董事长刘爱力表示,“随着国资改革顶层设计‘1+N’政策的相继出台,公司因地制宜,着力探索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以‘共享竞合’为核心的铁塔模式,实现资本合作,深化资源共享,优化行业竞争格局。”

共享资源 协同发展

历史上,在经历了四次大规模重组后,中国电信行业最终形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共分天下的竞争格局。

然而,一直以来三家电信企业各自建设各自的铁塔、电源、传输等基础设施,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功能完全是相同的。随着近年来手机终端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移动通信无处不在的信号覆盖需求,“双塔并立”、“多塔林立”等情形随处可见,通信行业存在着基站重复建设,网络资源利用率普遍偏低等现实弊端,使得运营商之间资源共享的呼声越来越高。

2014年7月,在国资委、工信部联合组成的铁塔公司协调组的直接领导和协调推动下,在中国电信体制寻求突破与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持续创新的双重背景下,承担起国企改革探索者与引领者这一全新角色的中国铁塔应运而生。

带着深化国企改革的基因,2015年10月,中国铁塔将三大运营商的存量资产注入铁塔公司,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分别持股29.9%、30.1%和40%。至此,一家具有鲜明改革色彩的国有电信基础设施服务企业已大致组建成型,铁塔业务脱离混战,整合单飞。

据刘爱力介绍,目前中国铁塔行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通过建设、维护、管理的“三合一”,杜绝重复建设,新建铁塔共享水平大幅提升,中国电信达83%,中国联通达82%,中国移动达46%,节约大量投资和土地资源占用,为行业和社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

国有资产实现有效增值和放大。通过增资扩股和引入新股东,以近20%溢价、近千亿元的现金支付和股份增发收购三家电信企业存量铁塔相关资产,实现了国有资产的有效增值。

国家战略实施得以有效支撑和保障。中国铁塔去年一年建设量相当于过去30多年行业累计建设总量近1/3,带动电信企业4G网络和服务品质的提升,改变了过去在铁塔建设上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了统一布局、统一建设,多快好省地满足4G建设需求,为宽带中国和“互联网+”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铁塔共享经济,整个行业节省了500亿的投资,同时运营节省了,效率也极大提升。”刘爱力称。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认为,中国铁塔通过共享节省了大量资源,避免了大量的重复投资。“这样的模式,在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是可以推广的。”

穿新鞋 走新路

在刘爱力看来,原有国企传统的思维模式、固化的行为模式、“双重模式”的主人翁意识,很容易导致“穿新鞋,但惯性地要走老路”。固有模式很难突破,但是一旦突破必将形成新的发展动力。

为了寻求突破,中国铁塔借鉴了一些国企成功的做法,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走上了继承与创新之路。一方面,引入互联网思维,借鉴互联网开放、共享、扁平、高效等特点,努力构建精简、节约、扁平、高效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推进管理创新,打造阳光国企、高效国企,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效益。

“说到底,企业的发展一个是机制的问题,一个是手段的问题,机制解决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手段则解决了科学管理的问题。”刘爱力称。

为了防止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中国铁塔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小而美”的组织架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扁平精干。

刘爱力介绍说,公司大幅压缩管理链条和管理者职数,淡化权力和层级。公司总部只设7个部门,部门内不设处室,管理人员只有89人,全公司90%的人员配置在地市生产一线;小总部承担大职能,充分利用IT手段,集中管理人财物,使企业高效、规范、透明运行。

此外,中国铁塔坚持阳光化的采购。刘爱力举例说道,比如公司依托互联网建设了类似“淘宝”的“铁塔在线商务平台”,是完全向社会开放的。在确保制度、规则、标准、流程、结果公开的前提下,实行集中管控、分层实施、一线订购、统一结算、快速高效、公开透明的“互联网+”采购。

铁塔公司组建以来,其组建速度之快、工作效率之高曾被称为“铁塔速度”“铁塔效率”。

对此,中国铁塔总经理佟吉禄表示,与上一轮国企改革“脱困”目标不同,这一轮改革更多着眼体制机制问题,更加强调提高国企效率和活力。中国铁塔作为通信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企业和资源统筹型企业,公司从一开始就在一些带有根本性、长期性的问题上保持清醒,始终以效率高、服务优、成本低为目标,自我加压,永不懈怠。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