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产业公司
 

2016年3月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十条”带来万亿盛宴 大小环保企业争先布局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蔡钱英

2015年4月,备受关注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正式发布,十条35项具体措施,把政府、企业、公众攥成一个拳头,向水污染宣战,产业内一片欢呼之声。

“水十条”颁布近一年来,污水治理领域迎来新的投资热潮。业内人士分析,预计到2020年,完成“水十条”相应目标需投入资金约4万亿—5万亿元,各级地方政府投入约1.5万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万亿盛宴,大小环保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开始抢占高地。

先行布局

伴随着“水十条”的实施,水环境保护产业的未来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中信证券分析,“水十条”出台后,污泥处理、再生水利用和挥发性有机物处理等细分领域将进入快速成长期。

“水务设备行业也将面临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其中,水泵行业预计未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有业内人士如此预测。

万亿的市场空间也吸引了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开始抢先布局这一领域。

水务企业桑德集团旗下包括桑德环境、桑德国际两家上市企业。该集团董事长文一波表示,小城镇将成为污水处理的重要市场,包括完善和新建管网、新增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对不达标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和分散性污水处理设施,使所有的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处理,实现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5%左右,重点镇达到75%左右。

在永清水务常务副总柯艳春看来,“水十条”的发布改变了公司的市场布局。“以前,水污染的治理是从无到有的过程,现在是进入到从有到好的阶段。此次‘水十条’明确要求,要以江河湖海的最终所达到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环境效果作为考量的依据。这样一来,原来的治理设施或者设备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了,无论从污染控制的质量还是数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永清水务在国内率先提出“水务4.0”理念,全力打造国内污水处理厂智能化运营的第一品牌。“我们在电厂废水综合治理领域也形成了一批先进的技术,并在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6年就已经拿下了两个千万级的电厂废水治理项目,公司水处理业务全面开发。同时,我们积极与地方政府开展合作,全面推进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切实改善城镇的水环境治理。”柯艳春说。

技术突破是关键

国内水污染非一朝一夕,随着各类污染事件的频出,也似乎走到了不得不监管的地步。

“由于排放标准过低,大量经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后一级A标准或一级B标准污水均为劣Ⅴ类水,这种水质排放到几无自净能力的环境中,导致水体不但没有得到修复,反而遭到了污染,于是就出现了‘越治越脏’。”碧水源经理戴日成认为。

传统的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能耗高、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难以满足“水十条”所确定的高要求。

“这就好比我们盖房子,以前我们只要盖一座茅草屋,不漏雨不透风就行,所需要的技术要求比较低。而现在,我们要求盖高楼大厦,要求住别墅,那么所需要的技术体系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据柯艳春介绍,永清水务全力打造的智能化污水处理运营体系—— “水务4.0”是综合了智能监测设备、云计算、“互联网+”等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的智慧管理系统。“我们可以通过后台操作系统,实时监测污水处理的效果,精确控制药剂的投加量、曝气量等基本参数,极大地减少了处理效果的不稳定性。”

PPP模式受青睐

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第一批全国性PPP投资计划,总投资2万亿元,其中涉及环保项目投资超过2000亿元。

而云南水务在港交所上市标志着PPP模式成功落地。有业内人士分析,云南水务是我国混合所有制与PPP模式下第一家上市企业,也是“水十条”发布后的首家环保水处理上市企业,为我国环保行业树立了标杆和示范。目前,碧水源中标PPP水处理项目近50个,处理规模超过380万吨/日,总投资额近300亿元。

PPP模式是一种企业与政府间深层次合作手段,在环境治理领域具有非凡的意义。柯艳春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政府和企业成立平台公司,由专业的环保企业来负责整个环境治理项目的进行,极大提高了环境治理的水平。其次,缓解了政府的资金压力,盘活了政府的存量资产。第三,政府可以与企业签订环境绩效服务合同,政府按效付费,购买服务,保证了环境治理的质量和长效性。”

然而有业内专家对该现象表示担忧,虽然各地兴起了一股“PPP+环保”新模式,大部分项目也都有显著的进展,但这也有可能带给部分地区的政府一种“没钱就用PPP模式”的潜意识。

“PPP模式是吸引社会资本的一剂良药,但并非稳赚不赔的买卖。”在该人士看来,尽管有政府的参与,但项目能否顺利推进仍存在诸多变数,由于当下市场环境缺乏契约精神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监管,加之政企权职不清等问题,如何才能让政府和社会资本实现互动双赢,这对政企双方而言,都会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