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五年纪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五年纪
 

2016年3月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产业化向园区化跨越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许意强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完成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正在从最初的产业化向园区化、集群化发展。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东风,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成都到贵阳、从深圳到上海、从南宁到太原。最近一年多来,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所聚集的大量企业以及自身所形成的产业群聚焦效应,各个地方政府都不愿错过这一轮产业发展机会,并将其作为当地产业园区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引爆口。

日前颁布的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显示,天津将重点围绕滨海高新区、开发区、空港、津南、西青、武清和宝坻分园,发展大数据与云计算、信息安全、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和电子商务等产业,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集群。同时,在素有“油城”美誉的黑龙江大庆,今年也计划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开工建设项目13个,包括国家云计算示范基地项目、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国裕“创业云+”项目等。此外,在四川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围绕绵阳正大力推进的科技城建设,成都、遂宁将与绵阳重点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合作。

而在江西南昌,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建设4个专业服务外包示范园,引进7家世界500强和10家全国软件百强,拥有全球第一个应用开源技术的公有云计算中心——中国鄱湖云计算中心。

去年年底,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专题对接会在石家庄举办。现场共发布30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的招商项目,为下一步三地产业转移对接打下基础。

不只是在国内市场,新一代信息技术还率先“走出去”,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示范园区的建设落地。作为中马两国投资合作旗舰项目,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探索和实践,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是这一园区要打造的特色之一。

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有近28个省市提出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并加快相关产业园区建设。不过,大多数地方政府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发展条件和市场环境,忽视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定位、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互补性和协同性较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相关园区投资建设的风险性。

有业内人士指出,具体而言,我国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各区域同质化发展与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以云计算产业为例,2010年以来中国云计算市场快速发展,投资活跃,但在这些投资热潮中,有些投巨资建成的所谓“云计算”平台,实质性应用非常少,并没有提供真正的云计算应用服务。二是各区域发展功能定位不明确。比如各地出台的相关发展规划覆盖的产业较多,但并未从本地区的功能定位出发选择适宜的产业,效果并不理想。三是区域间缺乏合作互补的协调发展机制,各区域为争夺同质的稀缺性资源,相互展开恶性竞争,造成了有限的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第四是发达地区的“极化效应”加剧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在各地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如资金、人才等难免会加速向条件好的经济发达地区集聚和流动,进一步拉大了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显然,在接下来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一手抓转型一手抓落地:要让新兴产业成为当前各区域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导力量,还要通过不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拓展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