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价真的只是看上去“贵”吗?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金开平
近日,中石油在微信公众号上称美国油价比中国便宜的关键是税制,使油价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文中主要阐述了国内油价不降的几个理由:一是美国技术先进,原油供应稳定性高;二是人少油多;三是去除税款的实际价格基本与美国持平。文中还列举了油价比中国高许多的德国、韩国、挪威三个国家,强调美国只是个“例外”,中国的油价只是看上去“贵”。
中石油的解释无非想说油价高是因为税,与自己无关,目前的油价其实已经中偏低了。
油价真的只是看上去“贵”吗?其实不然。以中石油提到的三个国家为例,德国的成品油消费税虽然为57%,高于中国的48%,但德国的人均月收入为3100欧元,折合人民币22512元,而中国只有4275元;韩国的成品油消费税为52%,人均月收入26.3万韩元,折合人民币为22440元。挪威虽然油价几乎比中国高两倍,但人均月收入达7000多美元,折合人民币45700多元,是中国的10倍多。
另外,中石油强调生产技术落后造成成品油成本较高,这虽然是因素之一,但不应成为理由,也不应该存在。沙特、伊朗等国的生产技术并不比中国先进多少,但生产成本却能控制在10美元/桶左右,比我国整整低4倍。其中有几分是能力问题,又有几分是虚假水分?
其次,我国发改委的成品油“价格熔断”机制也值得商榷。事实上,自2014年下半年起至今,国际油价一路下滑,最低时跌至近26美元/桶,且远不是终点。当下美国的油价已降至每升2元人民币以下,而国内油价却依然坚挺。“熔断机制”意味着国际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时,国际油价下跌似乎跟我们永远没有关系了。
按发改委的说法,继续随国际市场下调国内油价有损国家能源安全,必须保证2亿吨国内原油生产(正好是我国年产量),而我国原油生产成本略高于40美元/桶。换句话说,就是要确保国内原油生产企业的利润。
中国经济要与世界接轨,为何油价例外?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说法,在国内成品油市场这一块能落实吗?成品油市场可以例外的特殊性在哪里?价格设定在油价每桶40美元以上、130美元以下区间,其根据又是何在?
笔者认为,油价并不只是看上去“贵”。成品油生产企业应该在降低成本、提高技术含量、提升创新能力、完善管理等方面下工夫、使狠劲。任何企业都是在市场上通过激烈竞争打拼出来的,而不是靠政府定价保护“养”出来的。
同样,政府定价保护只会让企业惰于竞争、腿脚萎缩,最终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倒下。
市场竞争不是坦途,需要跋山涉水的耐力和克服高山险峻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