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金融投资
 

2016年2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金再度受宠 上下游产业被“激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特约记者 冯锦浩

CNS供图

春节前后,随着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黄金资产再次成为热宠。

记者了解到,受美元走弱、矿山减产、地缘政治、欧日央行施行负利率等因素的影响,今年2月份以来黄金价格连续上涨,纽约商业交易所(comex)的黄金价格一度突破了1200美元/盎司,是最近一年以来的新高。在市场对全球经济担忧的大背景下,风险资产价格普遍下跌,黄金的避险功能再次凸显,成为被追逐的对象。

金矿盈利状况出现改观

2015年,在经历了连续3年价格下跌之后,国内黄金生产商迎来了6年来首次减产。广东省黄金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从2001年至2011年黄金价格连续飙涨了十年,黄金矿山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矿山从投资到产出一般有3—5年的时间周期,这也是为什么金价连续下跌了三年多,黄金还在不断增产的原因。事实上,后期开采的一部分黄金矿山生产成本是比较高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至2014年,国内黄金矿产增产速度每年都在10%以上,每克成本在210元之上。

记者了解到,国内的黄金矿分为富矿和贫矿。富矿开采成本一般在200元/克以下,而贫矿的开采成本较高,约在230元/克左右。去年国内黄金价格一度跌至每克220元以下,部分矿山难以为继,纷纷关门停产。

这种状况不只出现在国内,全球黄金矿山其实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黄金供应量同比下降4%至4258吨,全球金矿产量增幅跌落至2008年以来新低。

不过,随着2016年黄金价格的连续反弹,矿山的盈利状况开始得到改观,继续减产的势头得到缓解,市场开始看好黄金价格的前景。分析人士认为,未来黄金价格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这让一些优质的黄金生产企业变成“香饽饽”。中金黄金、山东黄金等股票近期表现非常强劲,而全球最大黄金矿山企业BARRICK GOLD股价较2015年底已上涨愈60%,这也反映了市场投资者对于黄金走势的乐观。

商家或考虑增加库存

目前,国内2016年6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已经接近260元/克,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一价格水平可能会令前期停产的部分矿山重新复工。

财经分析人士李健告诉记者,黄金不像其他大宗商品,短期供应的增加并不会对价格造成较大影响,近期黄金的价格更多的还是要看金融市场的变化。目前美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但市场对于这一状况的预期已经非常充分,而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将令美联储放缓加息的步伐。从大的环境来看,全球的货币环境依然十分宽松,美元走弱、矿山减产、地缘政治、欧日央行有望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除此之外中东、俄罗斯和朝鲜的地缘性政治问题将贯穿2016年,黄金的避险需求将较2015年大大增加。美国的VIX指数显示恐慌情绪年初以来累计上涨22.7%,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投资者对于风险资产的厌恶,特别是当股市不再景气之后,投资者在资产配置的时候将会更多的考虑黄金。

不过,虽然看好黄金在2016年的走势,但李健认为黄金难以出现像2011年之前的牛市。毕竟美联储已经进入加息周期,而全球的货币宽松力度也不会像2008—2009年那么大,除非发生较为严重的地缘性政治问题,否则黄金反弹空间将限制在100—150美元/盎司。

无论怎样,黄金还是暂时摆脱了3年熊市的阴影笼罩。当市场对黄金价格前景看好时,受影响的不只是黄金生产企业,下游加工企业的采购模式也随之出现了调整。

甘肃一位黄金艺术品加工企业负责人岳先生告诉记者,由于之前黄金价格连续下跌,在购买黄金原料时基本采取按需采购的模式,但现在随着黄金价格的反弹,他已经开始考虑改变原来的策略,适当增加一些黄金原料的库存。

随着黄金重新进入投资者的视野,加上春节假日的因素,近期黄金销售企业的销售开始重新火爆。记者从北京各大黄金饰品店了解到,近期间黄金饰品可谓“一天一个价”。尽管价格连续上涨,但投资者的购买热情并未受到价格影响。

在北京菜百首饰西单店挑选金饰的张先生预备在过年期间送爱人一件金手镯,由于时间原因耽搁了2天,比原计划晚购买两天,每克黄金价格竟比看的时候每克高出10元。尽管价格上涨了,但张先生还是毫不犹豫买了下来。“怕价格继续上涨。”张先生说。

记者在对黄金产业上下游企业的采访中发现,尽管近期反弹趋势很明显,但很多黄金产业链上的企业对黄金价格波动依然很担忧。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也有黄金相关企业表示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诸如套期保值等措施也正加速进入企业管理者的视野,这显示出当前企业抵御市场价格波动并控制风险的能力正在加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