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金融投资
 

2016年2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贷不良资产处置 成新风口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崔敏

伴随网贷行业迅速发展,不良资产规模也不断攀升,这使得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成为新的投资风口。据相关机构测算,围绕网络借贷而起的不良资产处置衍生业务链条就已经有近百亿的市场空间。

市场空间巨大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网贷行业总体贷款余额是4394.61亿元,而零壹财经统计数据是4253亿元。选取大概中间值4300亿元测算的话,P2P平台的坏账规模在645—860亿元。即使按照机构外部转让的下限10%—20%来测算,围绕网络借贷而起的不良资产处置衍生业务链条就已经有近百亿的市场空间。

原动天(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CEO殷宾表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加之整个行业准入门槛低、缺乏监管,所以网贷成为孕育不良资产与坏账的“温床”。

网贷天眼CEO田维赢表示,经济下行,不良资产呈上升趋势。同样,网贷不良资产的规模也在逐步上升。未来网贷不良资产的处置肯定会触网,触网后能够让网贷不良资产的处置和效率更高,也会让不良资产原来线下的模式信息透明化。

好贷网副总裁吴昊表示,经济增速放缓,互联网金融进入洗牌阶段,“不良资产”成为很多企业的“香饽饽”,也会引爆网贷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

诸多问题待解

中国互联网金融青年会秘书长高震东表示,网贷不良资产处置还有几个问题有待突破,例如处置周期、流动性、成本折价率、处置手段灰色地带等。

共鸣科技CEO陆雨泉分析,由于不良资产地域性比较分散,对于网贷平台来说处理成本过高,需要专业机构进行规模化处理。

殷宾分析,对于传统催收公司来说仍存在着诸如服务区域、业务规模受限,人工处置流程缓慢;公司分散,缺乏与上游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个体力量有限,中小散单无法消化;各自为政,资产管理未形成统一规范;数据库不完善,信息匹配度不高等局限性。

“特别是一些小而分散的网贷逾期、坏账或者不良资产等,很难找到精准合适的催收机构接单,毕竟传统催收方式的人员和沟通成本太高了。而一般网贷机构如果自己催收的话,则受制于自身规模和运营成本的因素,很难在全国或者跨越国际布局处置网点和强大的催收团队。”殷宾补充道。

田维赢认为,目前网贷不良资产都存在于P2P平台自己手中,主要由自有的风控和催收处理,愿意披露、与资产处理公司合作的平台较少,大大降低了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也造成了资产的流失。

而58同城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周世宝则认为,网贷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界定模糊,资产清收有着不少法律盲点,实施资产清收过程通常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从司法的角度来看响应速度缓慢、司法保全机制不健全;从网贷平台角度来看,逾期资产的响应机制不太健全。目前大部分平台比较重视的是贷前的审查,贷中、贷后偏弱。另外,平台的动态预警偏差,客户借款后的动态信息无法得知,数据源无法获得,借款客户的新增贷款和经营数据无法掌握。而且,营销端的业务人员流动性较大,短期利益驱动较强。” 九斗鱼首席风控官陈宇光表示。

陆雨泉认为,未来网贷不良资产处置将更专业化,针对不同类型的不良资产会给一个合理的定价,让不良资产的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另外针对不同的资产,如房产、车辆、小额信贷等,都有相对应专业的资产处置公司,这些机构也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互联网化是趋势

吴昊分析,网贷不良资产处置是一个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行业,所以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不良资产定价问题、不良资产处置不透明、处置方式过于单一、效率低下、违规操作、内部交易等“灰色地带”频繁出现。而当下“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的方式,将突破这些行业痛点,引领行业的变革。

周世宝分析,未来网贷不良资产处置的行业将向平台化、互联网化、多元化发展。“在不良资产处置的行业中,越来越多的催收公司逐步认识到了风险数据的重要性,贷后数据的整理和积累正成为行业谋求多元化的契机,将不良资产信息转化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行业积极探索的方向。”周世宝补充道。

陈宇光表示,“目前随着市场变化,也出现了很多通过O2O形式进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公司,他们承担了类似于催收公司的整合、管理机构角色,一端对接不良资产公司,另外一端对接各地的催收公司。”

殷宾分析,目前主要有“互联网+”模式、“+互联网”模式、AMC(四大资管)转型模式以及信息服务模式四大类处置网贷不良资产的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进程的加快,不良资产也开始借助“互联网+”衍生出一些新型的、高效的处置渠道。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互联网+”类网贷不良资产平台已有数十家,覆盖处置平台、催收O2O、信息搜索、网络拍卖等多个业务领域。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