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大势
 

2016年2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季度经济或继续下探 企业普遍承压运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虹

CNS供图

1月份制造业PMI持续低位,外贸也再现低迷,引发广泛关注。业内专家指出,该现象预示着中国经济第一季度或将继续下行。预计决策层将通过清晰的政策意图提高实体经济投资意愿,疏通宽松政策传导渠道,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加码,保持实体经济资金面持续宽松。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经济下行,让不少企业面临经营困境。

经济形势仍不乐观

2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2016年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4%,这一数据创2012年8月以来新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这是否预示中国经济一季度或继续下行?业内对此较为关注。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尚未企稳,中国经济亦难以独善其身,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制造业PMI持续低位,预示着中国经济第一季度或将继续下行,政府应该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仍需继续实施较为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给市场信心。当下中国政府正在平衡增长和改革之间的关系,更多的宽松政策值得市场期待。

记者了解到,在制造业PMI持续低位的同时,1月外贸再现低迷。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1月进出口数据显示,以人民币计价,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8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8%。其中出口1.14万亿元,下降6.6%;进口7375.4亿元,下降14.4%;贸易顺差4062亿元,扩大12.2%

对此,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向记者表示,出口增速放缓部分由于春节因素,但即使剔除春节因素,出口跌幅依然加大,显示外需继续疲弱。以美元计价,今年1月进口同比下跌18.8%,跌幅较上月扩大11.4个百分点,显示内需同样出现疲弱态势。

企业普遍经营困难

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是近年来多重因素累加造成的。业内人士指出,从2014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开始退烧,经济开始减速,制造业已经明显感觉到订单大幅下滑。2015年是中国制造业整体更加困难的一年,美联储加息,回收全球流动性,国内房地产企业库存高企,融资环境恶化,不少传统制造企业减产或陷入困境。

“根据近期对一些地区企业的实地走访发现,大型制造企业经营非常困难,多数甚至濒临倒闭的边缘,甚至连中小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宋清辉表示,中国经济开年不佳,持续的货币宽松政策和稳增长措施没有明显地改变经济下行趋势,预计未来宏观政策的宽松力度会继续加码,出台其它的宽松政策。

一家国有大型房企总经理也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2015年企业业绩不是太好,不过因为我们是国企,所以经营情况还是比较稳定。但是据我了解,业内一部分小型民营房企可以说是十分困难,利润下滑较大。”

据记者了解,国内上市房企业绩也逊于预期,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沪深两市共计50家上市房企公布了2015年年报业绩预告,其中15家房企预告净利润亏损。剔除数据公布不全的6家房企,按照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来看,净利润同比下滑企业达23家,占比约5成。

“一些企业面临着营业收入增长但利润下滑的问题。”一家通信企业高管对记者表示,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知识产权纠纷、人力和物流成本的提升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营和利润压力。

“有的企业对于去年一些合同到期的员工就没有再续约,同时今年制定招工计划时也比较谨慎。”某光伏企业内部人士向记者坦言,由于光伏行业近几年大起大落以及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原因,银行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对光伏制造企业的投资意愿仍较为谨慎,甚至对部分企业不仅不续贷,反而抽贷,造成企业经营困难。

某车企内部人士表示,相比新兴制造业企业,传统制造业企业销售压力更大。因此去年所在的企业也加大促销力度,而且及时调整营销布局,例如布局电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新兴制造业企业也并没有裹足不前,而是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保持核心竞争力。一家数控企业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去年企业积极创新传统销售理念,开发了云数控服务平台,提升了服务质量。虽然加大了投入,但是从长期来看对企业的影响是正面的。

徐高对记者表示,数据方面也显示出企业生产面景气程度恶化:六大发电集团耗煤量跌幅有所扩大。受当前去产能预期增强影响,企业主动减少产量动机增加,生产面持续恶化。此外,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对经济前景缺乏信心,导致企业补库存意愿下降。1月原材料库存指数环比下跌0.8个百分点至46.8%,而产成品库存指数环比下跌0.7个百分点至44.6%。

基建投资

是经济企稳关键

谈及未来经济走势,徐高对记者表示,如果实体经济未出现企稳回升,经济增速将在一季度继续下滑。经济下行带来的就业失稳和金融风险爆发可能性加大导致稳增长迫切性上升,预计决策层将通过清晰的政策意图提高实体经济投资意愿,疏通宽松政策传导渠道;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加码,保持实体经济资金面持续宽松。

“在众多举措中,基建投资是稳增长政策发力最为主要和有效的抓手,因而也是经济企稳的关键。”徐高进一步指出,因为房地产受制于高库存压力,制造业受制于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压力,投资均难以出现明显企稳回升。政策面将继续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对基建投资的资金支持。但实体经济投资意愿不足可能继续对投资回升形成抑制,未来基建投资能否显著回升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宋清辉表示,从整体来看,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政府需要规划合理的稳增长措施。新兴产业需要发展,高科技产业需要发展,传统产业也需要发展,发展的底线是要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基本需求。因此,政府依然需对各种产业进行扶持并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同时积极采用合理手段如资产证券化、国有企业改革、兼并重组等方式,对企业的生产结构进行稳步调整。实际上,领导层在“十二五”末期就开始了准备工作,为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积蓄着能量。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