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鱼”事件 揭示“境外爆买”原因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尽管导演很有勇气地给自己“打100分”,也还是改变不了春晚小品缺乏笑料的事实。但接下来的哈尔滨“天价鱼”事件和中国游客的境外“爆买”狂潮,却明摆着比猴年春晚更有看头,用生动的现实弥补了艺术的乏味。
和“剧情”一再大逆转的“天价鱼”事件相比,中国游客境外“爆买”并没有太多的戏剧性。最让人们神经受到刺激的是国内市场冷清和境外抢购热潮之间的强烈反差——在众多中国企业犯愁生意难做的大背景下,600万出境过年的中国游客却“刷出”境外消费900亿元人民币的新纪录。还有更出乎意料的:在中国游客的“抢购商品名录”上,儿童感冒药、卫生巾、丝袜、安全套、指甲钳、保温杯、电动牙刷、钢笔等一大批低价日用品居然成了“尖货”。这不免让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的“中国制造”脸上蒙羞。
从表面上看,这两件事风马牛不相及;但细琢磨,其间却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哈尔滨“天价鱼”事件,恰好能够说明“中国制造”受到冷落的原因。
在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中,中国消费者的“算账”思维表现得最明显。第一种算法是原材料成本法:市场上卖几十元一斤的鳇鱼,在酒店卖到398元,完全是“天价”或“暴利”;另一种算法是售价对比法:和鱼同样的做法,在别的酒店卖100多元一斤,在你店里却卖到398元,不是“暴利”是什么?
这两种算账的方法,表面看起来非常理性,公平合理,然而正是这种简单粗暴的价格逻辑,把中国企业逼上单纯追求成本最小化的绝路。
不同的酒店,其房租、人员开支、原材料质量可能大不相同,客流量也相差悬殊,因此产品价格也就完全没有可比性。例如,一个普通厨师一年的工资不过几万元,而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大厨则年薪上百万元,假设他们做菜的数量是同样多,分摊到每个菜品里的成本,会一样吗?还有,有的酒店可能为了创新一个菜品,用几百斤鳇鱼做试验,而另一个酒店则完全是模仿,其成本和售价能相同吗?再就是,在原料上有的酒店用“口水油”或“地沟油”,而另外的酒店则用高级的进口食用油,怎么能够卖同样的价格?
一味贪便宜、比价格的消费思维和消费习惯,逼迫中国企业把降低成本作为第一大事。于是,企业不肯出高价聘请顶尖的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选用价低质次的原材料,降低产品造价;宁愿仿冒也不去做产品研发和创新。打价格战也就成了中国企业最常用的选项。
其实,“天价鱼”事件的第一个要害是:有没有明码标价。对于没有行政垄断保护的产品,只要是明码标价,就不应当在是不是“天价”上纠缠。当然,有“律师”说,“只要价格明显偏高,依然可以定义为暴利”。如果他能打赢这样的官司,中国消费者可以集体聘请他去和国外的奢侈品打官司。同样的原材料,同样的做工,一个高仿的爱玛仕包只要几百块,而其真品却要卖几万块。是不是要算原材料成本账?真品价格是不是明显偏高?
品质差是中国产品的硬伤,也是导致中国游客海外“爆买”的直接原因。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被贴上了仿冒、假货、质量低劣的标签。已经学会算“质量账”的中国消费者,也开始不买“中国制造”的账了。一个中国产的水龙头,价格尽管便宜,但有可能不到两个月就会坏掉;而一个优质的水龙头则可能使用几十年不坏。算总账的话,价格便宜的使用成本反而高;价格昂贵的相反却变得便宜。旅游和“海淘”等途径让中国人买“洋货”越来越便利,“中国制造”以价取胜的策略不再灵光,并且已经出现了被消费者抛弃的苗头。
“天价鱼”事件的第二个要害是:鳇鱼到底是不是“野生”的。这对于商家是一个“囚徒困境”。如果是“野生”鳇鱼则会涉及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如果不是则会涉及欺诈销售。或左或右,商家都会有“原罪”。从深层次上看,这是一个信用问题。而信任缺失恰恰是“中国制造”的另一个硬伤。
信用危机导致了消费者对中国企业普遍的不信任。缺少了创新和品质做支撑,又要把货卖出去,企业只好在“概念炒作”上挖空心思。一些企业动辄用“全球首创”、“自主研发”这样的词汇标榜其产品。且不论中国企业能不能制造出最好的产品,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即使中国企业真的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也很难赢得市场的信任。
由此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信用是品牌的根基,没有信用就不会有品牌,而没有品牌的产品无论如何也卖不出好价钱。
“天价鱼”事件的第三个要害是:到底斤两上有没有欺诈。在当事人陈先生一行开始点菜的时候,实质就意味着其和酒店就价格已经达成合约。从消费者陈先生的维权主张来看,对价格问题并没有提出疑问,只是强调重量不对。因此,所有非鳇鱼“重量”以外的调查,都是“跑题”的。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