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金融投资
 

2016年2月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僵尸企业“僵而不死”缘于银行暗地“输血”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莫开伟

1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金融支持工业增效升级措施。其中一条措施为“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支持化解过剩产能”,备受业内关注。

应该说,国务院这一政策要求十分正确。因为供给侧改革一项重要内容便是清退僵尸企业。僵尸企业不能“入土为安”,中国去产能经济战略工程就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无法腾挪出有限的、宝贵的社会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发展空间,无法盘活现有经济存量,也会严重影响新增经济质量提高。由此,加大国企去产能力度,已成当前经济工作重心。

对于淘汰僵尸企业的重要性,相信各级政府和银行部门都能意识到,可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却显得异常艰难。原因还在于政府与银行都存在命运休戚相关的“担忧”:即政府担心压缩退出僵尸企业贷款,有可能使僵尸企业关门倒闭,会引发职工下岗失业。在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甚至下降的情况下,失业救济等支出将使地方政府面临更大的财政收支压力,从而对僵尸企业难以痛下“杀手”;而银行的担心则在于,压缩退出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有可能使金融机构不能完全收回此前已发放贷款,会引发金融机构不良率上升,在面对压缩僵尸企业贷款时,就成了口中念念有词的“菩萨”,不敢动真刀真枪,甚至暗地给僵尸企业继续发放贷款,以维持表面虚假经营业绩。

为何这么说?因为从全国来看,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余额不降反升,这足以证明银行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对僵尸企业贷款不仅没有压缩,反而还在不断投放。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绝对投放额却呈增加态势。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余额仍在增长,2015年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较2014年末虽回落了2.4个百分点,但贷款余额同比却增长了1.5%。银行部门对僵尸企业贷款仍我行我素的行为,会打乱中央政府整个供给侧改革战略部署。

僵尸企业贷款不降反升的严峻现实,反映出银行存在严重的“私心杂念”,对中央政府推行的供给侧改革及加大去产能力度政策要求重视不够,对淘汰僵尸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此,银行各级管理人员应有清醒的认识,充分意识到不压缩僵尸企业贷款或继续给僵尸企业放贷,其后果都是非常危险的。并应从现在起,把经营重心调整到中央推行的供给侧改革方向上来。当然,压缩和退出僵尸企业贷款,必然会带来不良信贷资产大幅反弹,各级银行应认真领会“长痛不如短痛”、“暂时后退是为了将来更好前进”的道理,摆正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对贷款的干扰,主动压缩、退出对僵尸企业贷款。

只要银行按中央政府淘汰僵尸企业政策要求认真做了,僵尸企业断然难有再苟延残喘的机会。因为僵尸企业之所以难以退出市场,关键是靠着各方面资金“输血”在延续生命,一旦资金断了,其寿终正寝退出市场大限就会为期不远。当然,压缩和退出僵尸企业贷款之后产生的不良信贷资产,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及财政税务部门要有所作为,为其创造条件,放松不良贷款核销条件,让银行加快核销不良贷款;一方面应给银行处置不良信贷资产充分自主权,让其将不良资产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或对不良信贷资产实行证券化上市,让银行及时回收资金。

同时,银行在压缩和退出僵尸企业贷款之后,可按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金融支持工业增效升级政策要求,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等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为银行信贷资金运用开辟新天地。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