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之家电业: BAT集结非主流崛起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许意强
马化腾这次要失言了。作为腾讯创始人,当年他在出席TCL与腾讯联合开发的大屏 “iCE SCREEN”智能新品发布会时,曾公开表示腾讯不会涉及电视硬件,但会与硬件商合作提供服务。
就在2016年市场大幕刚一拉开,彩电市场战火还未引爆之际,腾讯便宣布推出自己的互联网电视品牌——企鹅电视,完成了从硬件、软件到内容的一整套解决方案。由此其全面跨入竞争已从红海转向“血海”的彩电业,并实现了BAT巨头在彩电业的集结。
主战场:彩电吹响冲锋号
彩电,因其“第四块屏”的属性,近年来已成为众多家电业“门口的野蛮人”最先突破的领地。
除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BAT巨头之外,就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鹏博士集团的大麦电视、联想集团旗下的17TV、国广东方旗下的CAN电视,苏宁云商旗下的PPTV、暴风科技旗下的暴风TV、风行网主导的风行电视,以及华人文化(CMC)主导的微鲸电视等一系列产品,呈现出“雨后春筝般”井喷式发展势头。
当越来越多的非传统企业进入彩电领域时,以小米、乐视为代表的第一批掘金电视的互联网企业,已经从过去“起风了”向“上量了”快速转型。截至2015年底,乐视超级电视当年销量突破300万台、累计销量突破500万台。而专注于线上市场的小米电视,也在低调潜行之中迎来100万台的出货量。
在奥维云网助理总裁张彦斌看来,“近年来,众多非传统企业将电视作为进入家电业的敲门砖,主要是因为电视是承接电脑屏、移动屏和手机屏之后的第四块屏,也是唯一的大屏,未来的商业想象空间巨大。”
正是奔着未来的商业想象空间的小米、乐视们市场玩法也出现新变化:除了抛弃传统彩电企业的机海战术,主打明星爆款产品和大屏市场,同时还抛弃电视硬件盈利的商业手段,直接以裸价甚至成本价销售电视,追求在短期内聚焦大量用户和粉丝,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商业开发。
日前,乐视致新总裁梁军就宣布,“不只是硬件不赚钱,2016年乐视还要拿出5亿元补贴生态链上的合作伙伴。”小米电视副总裁戴青松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玩法不同带来的结果也就不同。当年创维彩电总裁杨东文曾想与小米创始人雷军讨论双方合作发展电视业务的可能,但后来小米不靠硬件赚钱的玩法,让创维最终放弃了合作。”
新战场:小家电蓄势待发
相对于彩电业的“血海”,小家电目前还处在待开发的蓝海状态中。
去年小米相继完成在空气净化器、净水器两大领域的布局。而多个信息源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其实小米的小家电业务已经开始布局,包括瞄准年轻屌丝群体的电饭煲、电水壶等产品,甚至还会有个人护理类的小家电推出。这既是小家电,还是企业在家庭中的一个个传感器和连接件。”
除了小米,还有不少“让人想象不到”的企业也在看好小家电的市场蛋糕并蠢蠢欲动。联合利华于去年收购浙江沁园净水器业务,首度跨界进入小家电领域。而安利、完美等直销企业则相继推出各自的净水器以及厨电产品。
作为中国小家电领军企业美的,其相关负责人就曾公开指出,“在欧美发达国家,一个家庭的小家电产品普遍高达数十种,有的家庭甚至高达20多种,但中国家庭的小家电平均不到5件,从这一点来看商业空间就很庞大。”
市场研究机构中怡康品牌总监左延鹊也指出,“宝洁公司的小家电业务跟松下都稳居全球第五,而已经退出大家电的飞利浦、松下都保留小家电业务,这背后正是空间大、利润厚,竞争比大家电要小。”
为谁而战:牢牢粘住用户
由于家电更关注生活和娱乐,由此也带给大量资本方在与用户交互过程中探索更大的商业创新空间。
“电脑屏关注的是工作,手机屏关注的是个人,而电视大屏却是整个家庭,特别是成员之间的分享交流平台。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以电视为代表的家电产品价值将远远高于其他产品。”在戴青松看来,基于小米智慧家居平台,小米电视经过四年的沉淀将于今年迎来新的爆发式增长风口,关键就在于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粘性在增强。
同样,腾讯之所以进入电视领域,也正是要弥补过去一直以来在“第四块屏”电视屏上的终端缺失短板,为旗下的QQ、微信以及游戏等业务提供与用户在家庭的更多交互入口。而作为牌照资源方,国广东方(CIBN)旗下的CAN电视旨在借助定制自有终端产品与播控平台的融合,完成全线资源整合,试图打造智慧家庭互联网入口。
“羊毛出在猪身上,最终由狗买单。”在左延鹊看来,无论是已经身陷“血海”的彩电,还是即将拉开大幕的小家电市场竞争,在众多企业纷纷进入的背后,正是这些产品在家庭中所扮演和承担的“入口”角色,以及背后牢牢粘住用户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提前布局未来的商业空间。更重要的是,变客户为用户,已经成为所有传统和非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
一场争夺客厅,引导家庭用户生活、娱乐和消费习惯的商业大战,于今年才刚刚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