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滨海城市的 民生样本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十七版)
事实上,渤海新区的民生工程,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即时型”的救助上,而是着眼长远,力求从制度层面保证“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全面覆盖。
近年来,渤海新区通过制定和完善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促进用工需求的释放,就业再就业“全线飘红”。仅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一家,就吸纳员工近万人。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迅速增加的现实状况,新区将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三房并轨,确定新区保障性住房类型为公租房,将新区的住房保障延伸至既不能享受廉租房,又买不起商品房的“夹心层”,实现了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一体化。
围绕“住有所居”,黄骅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由政府投资2.6亿元,建设完成了总面积11.8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1950套。向740户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668万元。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达到12%,缴存覆盖率达到91.6%,有效改善和保障了职工居住条件。
有分析者认为,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老年基本生活保障,是渤海新区的一项重大惠民政策,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以最大限度惠及民生
着眼解决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黄骅市实施了新农合扩面提标工程,参合农民达到34.4万人,参合率达到99.5%。据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以来,黄骅市累计投入资金7.5亿元,完成45项民生实事,投资规模、项目数量创近年新高。
自2009年秋季开始,中捷产业园区在全省率先实行高中免费教育,对在该校就读的高一新生免收学杂费,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免收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等费用。
为助力民生,中捷产业园区还采取“3+1”式医疗保障模式,即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道医疗保障网为主体,民政医疗救助、“善达”基金重大疾病救助为兜底保障。目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合)总人数达到了39575人,超过中捷总人口的95%。
在南大港产业园区,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指数同步增长机制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6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30元,并随物价上涨指数向低保家庭发放临时物价补贴。低保向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单亲、重症病人家庭和低收入老年人及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倾斜。
值得关注的是,高品质的生活,不仅是物质的丰盈,更应该是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
另据了解,立足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舒适的人居环境,渤海新区持续推进“绿化渤海新区大地”行动,把每年3月和10月定为全民义务植树月,采取公共空间政府负责、其他空间属地负责相结合的方式,有序推进全民绿化造林,打造一批青年林、纪念林、冠名林和森林公园、苗木基地,让港区、城区、园区全部绿起来,让乡镇、街道、村队全部绿起来,让民居、企业、单位全部绿起来。
(渤海新区宣传办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