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6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6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1月1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措并举提升央企国际化经营绩效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刘兴国

“走出去”作为国家战略已经实施多年,以前主要靠央企、国企“走出去”的局面已经发生显著改变,地方企业、非国有企业的身影日益增多。2003年,中央企业拥有我国对外投资存量的九成以上。2014年,地方企业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547.26亿美元,同比增长50.3%,占全国非金融类流量的51.1%,首次超过中央企业和单位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截至2014年底,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国有企业占比已经持续下降到50%左右。2015年,中央企业对外投资增量占比进一步下降,1—10月的对外直接投资中,非国有企业投资已经占对外投资总量的72%。

10多年来,无论是在流量上还是在存量上,中央企业对外投资都取得了突出进展;但从国际化经营绩效角度看,由于缺乏全球化运营的创新机制和管理水平,缺少国际化的高端人才和国际市场的开发经验,中央企业与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跨国公司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其经营绩效明显落后于优秀跨国公司,近年来中央企业海外投资巨额亏损事件也时有报道。2012年,中央企业设立的近2000家境外企业中,盈利和持平的占72.7%,亏损的占27.3%。据测算,2005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投资收益均值仅为3.3%;与欧美国家跨国公司海外投资10%以上的收益率相比,有很大差距。有效提高国际化经营收益,我国企业仍任重而道远。

首先,必须持续深化中央企业全球化经营。尽管在2015中国企业全球化50强中,有一半以上的企业是中央企业,但其实我国企业的全球化水平并不高,绝大多数中国大企业的业务范围仍然高度局限于国内市场,中国100大跨国企业的平均跨国指数不足14%,不及发展中国家100大跨国公司平均跨国指数的一半。这一严重偏低的跨国指数表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大企业的全球化经营时代还远未到来。只有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确立全球化经营理念,致力于在全球化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整合全球化资源以满足全球化需求,从全球市场获取收入与利润,中央企业才会更加关注全球化经营能力建设,国际化经营绩效水平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提升。

其次,中央企业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走上去”。“走出去”只是对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初级要求,仅仅满足于“走出去”,企业不可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国际化经营绩效。在“走出去”的基础上,中央企业还要根据对东道国投资环境的具体分析,积极“走进去”与“走上去”。中央企业只有积极致力于本土化经营,投身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在东道国获得长期稳定发展。“走出去”的中央企业不应继续满足于提供廉价低端产品,而应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努力为消费者提供高附加价值的高端优质产品。低端化经营只能赚取微薄利润,而向高端跃进可以为“走上去”的中央企业带来国际化经营绩效的显著改善。

再次,中央企业应加快国际知名品牌建设。国际知名品牌是提升跨国公司经营绩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企业品牌影响力与大企业全球市场份额、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严重不相称,在2014年度Interbrand发布的《全球最有价值品牌年度报告》中首次有1家中国企业入围。201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内地也只有31个品牌入选,只相当于2015世界500强中中国内地上榜企业数量94家的1/3。也正是因为国际知名品牌的严重缺失,才导致我国消费者舍近求远去海外购买原产于我国的马桶盖、电饭锅等制成品。致力于国际化经营的中央企业,必须彻底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陈旧理念,高度重视国际知名品牌建设。一方面要持续加大国际市场上品牌宣传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与品牌形象。

最后,要加快完善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国内协调机制。来自国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也是导致我国企业“走出去”失败率高企和国际化经营绩效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前几年,我国核电和高铁企业国际竞争的失利,往往不是输给了欧美日竞争者,而是受制于国内同行的恶意竞争;而2014年以来国内高铁与核电领域的强强合并,显然规范优化了我国高铁与核电企业的国际竞争秩序,有效推动了我国核电产品与高铁设备的输出,提升了相关领域中央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绩效。除了在部分领域通过强强合并减少国内竞争者之外,其他领域国际市场竞争秩序的优化,有赖于国内竞争协调机制的完善。一是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以行业内部协调机制解决国际化经营不规范竞争问题;二是应建立企业竞争自律机制,遏制企业国际市场恶性竞争冲动;三是加大对不公平竞争行为的惩处力度。

(作者单位: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