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1月1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理“僵尸企业” 从清理“僵尸”思想开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锦

近来,清理“僵尸企业”的鼓声如雷鸣般轰响,然而有些地方很冷静,仍是按兵不动。有一些说法在流行,“先看看,等一等,别给自己惹麻烦”,有人为此解释,不是不想清理“僵尸企业”,而是拿不准,怕被指责国资流失,也怕得罪人,因而不少企业对清理“僵尸企业”持拖延观望的态度。应当说,这些议论和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把清理“僵尸企业”与国有资产流失对立起来的思想是站不住脚的,甚至是错误的。

清理“僵尸企业”与国有资产流失到底是什么关系,需要弄清楚。

先从国有资产流失说起。所谓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有企业资产在价值形态上的流失。国有资产流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指运用各种手段、各种渠道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流失。这是产权转换所发生的“交易性流失”。一种是国有企业“体制性流失”,当前,国企改革着力解决的就是体制性流失的成本不断增大问题。我们现在说的是后一种流失。所谓亏损,实质就是资产缩水。资产缩水的过程,也就是国有资产流失的过程。虽然这种流失常常不涉及违法、不涉及贪污腐败等,但是,如果不改革、不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不清理“僵尸企业”,那国有资产流失就不可避免。这是“体制性流失”自动缩水,自动流失的特征。

国企改革与清理“僵尸企业”,都是一种资本流动行为。资产和水一样总是在流动的,不同的是,资产往高处流,往更有可能发挥其价值的地方流动。清理“僵尸企业”就是保障这样的流动机制。在规范制度下的资产“流动”,资产将重新创造价值。资产往低处流,或者是停滞在不能创造价值的地方,必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一些国企无效低效资产靠政府“输血”来维持,耗费了国家大量资金,欲活不能,欲死不甘心。流水不腐,我们必须让国企资产也恢复“流动”的本质,让国企资产也“流动”起来。国企资产不流动,就流失。

再说清理“僵尸企业”。“僵尸企业”是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机,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僵尸企业”的特点是“吸血”的长期性、依赖性,而放弃对“僵尸企业”的救助,社会局面可能更糟,因此具有绑架勒索性的特征。是等着这类企业把行业中的优质企业拖垮,最后一起死,还是快刀斩乱麻,处置这类企业从而腾出必要的市场资源和空间?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

向“僵尸企业”宣战,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在调整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走出的关键一步。现在,不是一个行业、一个部门在做,而是一个国家在做。

中国“僵尸企业”最大特点是不流动的流失。大量的“僵尸企业”占有了人力、土地、技术与信贷资源,导致中国的货币政策出现了“发行货币越多,流动性越紧张,资金的价格越昂贵”的怪圈。在“僵尸企业”效益低下又不让倒闭破产的情况下,契约精神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失灵,企业抓住政府喜欢GDP的心理,进行政策套利,从而使得中国经济在“供给端”基本追求产业低端,但又能很快见效的产业,这使得中国经济升级的阻力巨大,几乎无法前进。

可以这样认为,2016年的经济工作供给结构改革是主题,去产能是主线,淘汰“僵尸企业”是主要抓手,兼并重组与清理退出是主要形式。要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防流失,但不能以防流失为理由而拖延改革,更不能以防流失为理由而拖延清理“僵尸企业”。

现在,企业负责人中存在“怕流失”的心态,要使他们明白,不改革、不清理“僵尸企业”,将是最大的国有资产流失。与交易过程中的流失相比,体制性流失后果更糟糕、更严重,也更需关注。如果消极对待改革,拖着等着看着,对发展中的机遇抱着“宁可错过,别万一犯错”的想法,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能做强做优,甚至发生亏损、倒闭,那是更大程度的国资流失。

防止国资流失与推进清理“僵尸企业”并不矛盾。担心“扣帽子”,担心“用了正确的方法,没干正确的事”,担心“得罪人”,“等一等”、“拖一拖”的思想都要不得,这些多是应该清理的“僵尸”思想,应该从我们的头脑里驱散。

当然,这些说法也提醒了我们,如何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与清理“僵尸企业”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推进清理“僵尸企业”需要处理好的一个问题,也是必须克服的难题。清理“僵尸企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是问题的一面,清理“僵尸企业”过程中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问题的另一面。这既是一对矛盾,也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要学会从两面来看问题。

回顾上个世纪90年代对纺织业实行大规模限产压锭去产能的成功,应该解放思想,放下包袱,为2016年清理“僵尸企业”的阵痛——下岗失业和金融风险释放做好准备。如果没有当年那种勇气、那种思想,清理“僵尸企业”是很难迈开步伐的。

(作者系知名国资专家)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