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1月1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央密集布置“去产能” 清理“僵尸企业”成关键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赵玲玲

王利博制图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列为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业内人士指出,所谓“去产能”,关键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那些大量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僵尸企业”。

触及“天花板”

“僵尸企业”大限已至

据统计,目前A股市场上共有266家“僵尸企业”,他们的负债高达1.6万亿元。2012—2014年三年,这266家公司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2500亿元,获得政府补助356亿元。合计收到政府补助超过5亿元的就有15家。

清华大学社科院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金希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开始,就有很多由于有放贷者或政府输血支撑的国有企业,一直处于“僵而不死”的状态。

“过去,一些政府由于担心职工的安置问题太过棘手,稍一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所以一直拖延,进而养成了这些企业对于政策‘补血’的依赖性。时至今日,这些‘僵尸企业’的存在,显然已经成为影响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也加大了宏观经济的潜在风险。因此,处理‘僵尸企业’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吴金希称。

显然,中央政府已然意识到了处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从2015年11月至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曾多次表态要加大清退“僵尸企业”力度,表示对“僵尸企业”、“绝对过剩产能”的企业,要狠下刀子。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指出,产能过剩是中国现在“最大的结构问题”,而“僵尸企业”、高债务企业以及严重过剩行业的一些企业无法退出,正是导致市场供需失衡的主要因素。

煤炭、钢铁等几大产业

逐步退出

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李冶认为,目前能源行业特别是以煤炭、电力、能源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能源行业,面临着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危及整个行业发展,大量“僵尸企业”应该被关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钢铁行业利润同比下降了68.3%。

有专家分析认为,截至目前,几大行业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已连续40多个月呈负增长状态,亏损面达80%,利薄如纸,在这些行业中的国企“去产能”任务很重,很多“僵尸企业”将会逐步退出市场。

一位河北钢铁行业人士指出,其实全国大部分钢铁企业都在亏损。2015年12月1日,钢坯价格每吨跌破1500元,比高峰时期的5000多元跌去了2/3,起码每吨亏损200元。

“但是亏损的企业都不敢停产,因为一旦停产,银行会催要贷款,死得更快。国有钢铁企业目前主要靠政府补贴,每吨要补贴500元左右。这些企业都没死,目前就等现金流扛到何时。”上述人士说。

据悉,为了处置这些“僵尸企业”,目前发改委和工信部正在研究和制订方案。“具体操作路径将以推进产业重组为主要方式,多重组、少破产。工信部日前提出,将开展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试点。”工信部副部长冯飞称。

因地制宜、分类有序

处置“僵尸企业”

中国四达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高级顾问李文武认为,“僵尸企业”的成因复杂,“有的是行业周期,还有一些是政策性亏损,也有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也有技术跟不上市场形势,还有内部管理的问题。”

某转制央企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因为历史沿革的原因,该央企内部有几家“死不了、活不好”的“僵尸企业”。他表示从实操的角度,解决“僵尸企业”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钱从哪儿来,二是人往哪儿去。“资产和人员的问题解决了,“僵尸企业”的正常退出迎刃而解”。

吴金希指出,化解落后产能、处理“僵尸企业”迫在眉睫,但是事关数以万计劳动者的饭碗,改革起来难免会伤筋动骨。如果不能在政府、企业与员工之间取得平衡,相关工作的落实难免会不好推进。

企业生死,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

“不同的‘僵尸企业’,情况也会千差万别,因此各地在清理‘僵尸企业’的过程中,应采取‘积极稳妥’的方式,抓住重点、分类化解。”吴金希建议,“对于那些‘断血即亡’的企业,必须当断则断,关停并转,加快清理退出;对于那些仍有价值的企业,则需重新配置资源,引导其转型升级。值得注意的是,处理‘僵尸企业’尽可能多重组,少破产。”

吴金希强调,“僵尸企业”要清退,但是被清理企业的广大员工却不能放置不管,社会保险要兜底。政府、企业要发挥协同效应,关注分流人员的后续生活,通过培训、政策优惠等措施,鼓励员工创业以及再就业,以便减少改革阻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