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3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3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1月1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供给侧改革实现国有企业提质增效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周丽莎

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供给侧改革需要通过化解产能过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予以落实。

第一,有效化解过剩产能。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进入增速换挡、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常态,对煤炭等能源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这不仅体现在经济转入中高速后对能源的需求降低,也是因为过去第二产业主导的格局已经向第三产业主导的格局转变。当前,钢铁、铁矿石、煤炭、石油、石化等重化工业部门,产业过剩尤其严重,数据显示,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已连续40多个月负增长,这五大行业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占70%到80%。产能过剩企业占据的资源会使得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在没有有效产出的同时又阻碍了新经济的发展。化解产能过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是国有企业的责任,需要花大力气对旧动能进行改造升级。一方面,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步伐,用新兴产业替代,用技术改造和创新提升传统产业水平;另一方面,对那些已经严重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阻碍经济结构调整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或兼并重组,避免给供给端带来负面冲击和影响,减轻供给的压力。

第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改革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国有企业的盈利指标,也应从创新、规模经济等角度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一个衡量绩效的重要指标。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一是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实现配置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在生产要素投入之外,通过技术进步、体制优化、组织管理改善等无形要素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国企改革是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内生增长的关键,这个增长新动力主要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最终要以能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衡量标准。

第三,实现规模经济。中国之所以需要大量的国有经济,首先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引导技术进步,需要有许多规模巨大的大企业作支柱。以钢铁业为例,钢铁产业的规模经济曲线呈L型或U形,即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递减,或至少达某一规模之后,其成本曲线才递增。钢铁行业作为多投入多产出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只有达到市场集中度较高,投入产出效率较明显时才能成为规模经济效应发挥的前提。按照国际标准,钢铁联合企业最低经济规模为300—500万吨,最佳经济效益规模为年产钢800—1000万吨。钢铁冶炼的经济规模都在百万吨以上,现代化线材生产的经济规模在40万吨,热轧板材生产线的经济规模在300万吨。全球钢铁工业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只有通过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通过规模报酬递增,实现国有企业的规模经济。

第四,发挥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主力军作用。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引导技术进步,国有企业一直是国家技术创新的主力军。首先,国有企业本身技术含量就比较高,国有企业在载人航天、探月、水下机器人、高铁、核电、造船、农业、家电、重大水利工程、冶炼、能源、发电、勘探、计算机、通信技术、建筑等方面几乎全面进入国际先进技术行列,部分技术领先世界。其次,国有企业向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转移技术能力强,搞开放式创新、打入发达国家市场的能力强。他们熟悉国际规则,具有丰富的国际运作经验;拥有很强的国际并购能力。再次,国有企业发挥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国有企业通过建立产业链、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和技术创新人员溢出等方式,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技术创新资源的合理流动,带动国内其他企业,特别是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通过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

总之,要实现中国的经济发展,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就必须依靠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拉动来取得足够的技术进步和企业规模。需要在战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巨额资本的产业中进一步新办和扩大国有企业,通过国有企业带动整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作者系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