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镇海炼化: 抓优降本 刷新国内炼化业利润纪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蔡钱英
2015年12月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中央企业增效升级。在业内专家看来,这标志着国企改革总方案的相关细则正式落地。
李克强在会上对中央企业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指出,今后两年要以提质增效为重点,紧盯市场需求强化创新,改善供给增效益。
提质增效 用数字说话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中,复苏动力不足。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也在加大,部分行业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库存加大,而不少企业转型升级尚在观望中,改革的步伐不大,阵痛也在发作。
数据显示,2015年前10月中央企业营业总收入22.1万亿元,同比下降8.2%,实现利润1.35万亿元,同比下降11.3%。冷漠的数字意味着央企的效益在下滑,这是一个严峻而残酷的现实。
石油石化行业和所有传统产业一样,面对如此经济形势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举步维艰。市场需求不旺、行业产能过剩、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市场化进程加快、竞争更加激烈、安全环保资源约束越来越严。
即便如此,中国石化上下依旧齐心协力,始终保持石油石化行业的优良传统,优化调整、降本减费,全力以赴保效益。总部和各板块、各企业坚持上下一盘棋,迎难而上、共克时艰,降成本,拓市场,全力打好效益保卫战。
央企提质增效,最终要靠数字说话。以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以下简称“镇海炼化”)为例。建厂40年来,镇海炼化秉承“为美好生活加油”的企业使命和“大气、正气,精细、勤奋,低调、务实”的企业文化,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强化管理,使公司从一家年加工能力仅为250万吨的小炼厂,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效益领先、竞争力最强的炼油企业,并正在由“中国炼油化工标志性企业”向“世界级炼化一体化标志性企业”迈进。
2015年以来,镇海炼化严抓管理,细抓优化,实降成本,将提质增效升级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盈利再创新高,刷新了2013年由自己保持的国内炼化企业利润纪录,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创下了超过10%和30%的历史新高,炼油、化工及总利润全部超额完成指标并连续6年保持中国石化炼化板块第一。
提质增效
更要顾及社会责任
“增效不仅仅是利润指标,还包括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喜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支持社会保障确保民生改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减轻社会压力、力挺“一带一路”战略等贡献也都应当属于增效的内容,单纯追求当下利润指标,难免又产生新的问题。
此番阐述正好与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在首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前沿论坛上的发言不谋而合。他指出,对于央企而言,“报国”和“为民”的色彩是一致的,当前在“报国”的基础上要更多地强调“为民”;随着央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还应该加强四个字,叫“造福人类”。
《中国企业报》记者获悉,在环保方面,中国石化2013年至2015年开展了“碧水蓝天”环保行动,3年投入228.7亿元,实施803个环保综合整治项目。这是中国石化史上规模最大的环保治理行动,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一次性投入最密集、涉及范围最大的环保专项治理行动。截至2014年底,已落实投资项目数、下达投资总额已分别达到项目总数、投资总额的71.7%和52.9%。同时,根据国家和地方环保新要求,新增环保治理项目168个,新增投资94.1亿元。
节能方面,2014年6月26日,在联合国“生态文明 美丽家园”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上,中国石化宣布正式启动“能效倍增”计划,承诺到2025年将能效提高一倍。目前,已实施节能项目573个,投资17.3亿元,实现节能87万吨标煤,相当于植树1800多万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万吨。
“中石化既是能源的生产大户,又是能源消耗大户,能效到2025年要提高一倍,这也是履行社会责任,把对能源的消耗降下来,就可以把更多的能源提供给社会。”吕大鹏说。
近年来,我国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很快,从2000年以来,车用汽柴油标准从国一升级到国五,汽油标准从2000年的硫含量不大于1000ppm下降到国五的不大于10ppm,下降了99%。在此阶段,中国石化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提升油品质量。中国石化《年报》显示,2000年至2014年累计向炼油板块投入2615亿元,其中2012年达到321.61亿元。目前,中国石化已向北京、上海等7省市提前供应国五油品。今后,中国石化每年还要投入300亿元进行升级改造,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