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融侨开发区:转型升级 打造海西先导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高建生 吕晓艺
“福州项目将建设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8.5代生产线!”2015年10月,在福州京东方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开工仪式上,京东方科技集团总裁陈炎顺说。
这个落户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项目,总投资300亿元,创下了福州的两项纪录——福州新区获批后动建的首个重大产业项目,迄今为止福州电子信息产业中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建设,该项目创造了仅用5个月的“福州速度”!这个奇迹“速度”的缔造,离不开融侨开发区管委会的全心投入、倾力支持。
“以创建千亿电子产业园为目标,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融侨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翁芳明在2015年工作报告中提出方向。
从1987年创办,到1992年获批成为全国第1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多年间,“转型升级”是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主线。
这条主线的源头,要从一条路说起。
成立:
“不是特区的特区”
今天的元洪路已然是福清市宽阔亮丽的一道十里长街。1986年,“元洪路”被正式命名,当时举行了隆重的立碑通车典礼。
捐助修路的是林氏集团的两位老板——林绍良和林文镜。这条路取了他们父亲的名字中间一字组成“元洪”来命名。
在此之前,全国无此先例。
用人名做地名,获得福清县委、县政府的一致通过。他们认为,为了吸引海外乡亲投资家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福清投资环境的步伐,这样的命名方法,是一种很好的激励。
诚意很快就有了回应。这一年,两位华侨决定带领海外乡亲,与家乡政府联手在元洪路西段建开发区,依照海外乡亲的意愿,命名为“融侨开发区”。
当时在县级设立开发区尚属罕见。林文镜大胆提出了“以项目带开发”的思路,他说:我们海内外乡亲要携起手来,创造一部“造血机器”。
这个思路决定了建设融侨开发区的全新模式,也决定了海外乡亲是建设融侨开发区的主要角色,意味着林氏集团要把建设融侨工业区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事业来做。
因此,林文镜说的那句话,被称为林氏集团的“融侨宣言”。
很快,福建省成立了“融侨工业区协调领导小组”。时任省长王兆国发话:凡是为融侨工业区配套服务的服务性措施,福州市和福清县都要尽力而为,需要省里支持的,省里有关部门要尽力支持,其他各地不能攀比;并从省长基金中拿出100万元支持融侨工业区建设。
很快,“冠源轻工有限公司”成为融侨开发区落地的第一个项目。仅仅三个月,利用旧车间上了两条生产线。一年后,新厂房建成,当年实现产值逾1000万元!
很快,一位名叫曹德旺的企业家联合了11个中外股东集资627万元,成立了中外合资福建耀华玻璃工业有限公司。目前,福耀集团是我国最具规模、技术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在汽车玻璃行业全球排名第一。
可以说,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国家基本没有投资的情况下,由海外融籍华侨华人与福清政府联手开创和发展起来的,融籍华侨华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带“侨字号”的国家级开发区。
1994年6月25日,江泽民同志视察融侨开发区时,称之为“不是特区的特区”。
2010年9月,习近平同志考察福州时,特意接见了林文镜。他说,文镜先生为福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家乡福清、福州的感情很深,做了许多造福桑梓的实事好事,“这种感情感动了很多人”。
借势:
一区多园 联动发展
“许多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都使用了我们制造出来的靶材,只是你看不见。”诺希集团常务副总裁侯则良介绍,该公司目前“制造”出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薄膜太阳能、LOW-E节能玻璃、平板显示、半导体及微电子、光学镀膜等六大行业,并填补国内高端陶瓷靶材的技术空白。
2011年,诺希集团斥资3亿元,将靶材研发和生产基地从深圳“移师”融侨开发区。
“开发区的产业基础和关联企业满足了我们的需求,加上管委会不遗余力的鼓励与支持,这里充满着适合企业发展的优势。”侯则良说。
客观上良好的产业基础加上主观上的积极作为,缔造了融侨开发区永不衰竭的蓬勃发展之势。
如今,开发区已形成了中心区、洪宽工业村、光电科技园等“一区多园、联动发展”的区域布局。
从政策背景来看,福建自贸区的建立和“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为融侨开发区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新起点。2015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福州新区,这是目前全国新区中唯一涵盖自贸试验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新区。
作为新区南部片区的重要园区,融侨开发区的未来将如何借势发展?
方向依然是转型升级。
据了解,未来几年融侨开发区将按照福州新区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打造电子信息千亿产业园区为目标,做大、做强、做优平板显示产业,促进建筑建材、服装轻工、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加快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以及现代服务业等产业。
在液晶面板产业集群发展方面,融侨开发区则着力实施“中间突破,带动两边”战略,将大尺寸、宽视角、窄线宽、低功耗、高清的面板制造作为核心产业,予以重点突破和发展,并努力打造电视机、液晶显示器等平板显示终端下游产业,带动玻璃基板、偏光片、导光板、LED电源、芯片等上游关键原材料配套产业布局,逐步建成千亿产业集群。
一个具有鲜明产业特色、激发企业创业激情的海西经济先导区正在崛起。
创新:
推进园区转变发展方式
2015年10月23日,福融科技集团融侨开发区厂区BOPP生产车间里,企业高级顾问林越正在向福州市市长杨益民一行介绍公司项目建设和生产情况。
“只有消失的企业,没有消失的行业。”福融科技集团董事长施恭香透露,企业未来将拥有高阻隔、多功能塑料软包装材料生产线9条,预计到2016年,将形成年生产能力40.5万吨,年产值约55亿元的膜王国。
以“千亿电子产业园区”为指向,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做大增量与提升质量并举。
其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
2014年4月,福建省“知识产权服务站”在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设立。它的设立,对于推动融侨开发区科技型工业园区建设、促进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融侨开发区继续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深化诺希靶材与清华大学,捷联电子与福州大学,宏宇电子与江南大学、武汉纺织学院,福耀集团与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校企合作关系,推进企业研发新成果。
此外,开发区还指导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工作,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力争在既定时间内创建国家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2—3件,福州市知名商标3—4件;推进专利申报工作,力争申报2—3家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量提高5%—10%。
在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融侨开发区管委会表示,还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园区转型升级调研,以新思路、新气魄、新举措、新模式来谋划“十三五”的产业发展规划。未来,融侨开发区将形成多业态、多层次、多领域的极具规模、独具特色的综合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