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地下:从泥沙俱下到雨污分流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少杰
在污染防控日益趋紧的当下,实现园区地下管网的雨污分流,不仅是城市治污的重要组成,更是决定园区承载力的重要支撑。
但在现实中,国内园区地下雨污管网却是混的多、分的少。
“地下”问题集中
“园区雨污分流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程,它把工业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收集起来,进行集中处理;而降雨产生的主要是雨水,则通过雨水管道进入排水工程,两者排放渠道不同。”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不进行雨污分流,那么雨污俱下,碰到特大暴雨,对污水处理厂会直接造成巨大冲击。
污水处理厂的运能普遍不足,在工业园区更是如此。
地下雨污管网的建设实施,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园区经济发展承载功能,促进企业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园区环境保护工作,产生社会效益愈加明显。相反,若依然雨污混流进入污水处理厂生物池,大量雨水掺入其中,将不利于污水的生物处理。从技术角度来说,由于工业污水和雨水相互稀释,导致污水处理厂面临进水浓度过低、无法运行的窘状。除此之外,还会导致对土壤、地表水污染。
在公众看来,下水道被称为“城市良心”。过去不少城市受到大雨内涝、管线爆炸、路线塌陷等问题困扰,产生一系列“地下”问题,普通市民深受其苦。园区亦如此,地下排污管道的顺畅与否,将直接影响园区经济与环境发展。
或许因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从去年起围绕园区地下雨污分流管网改造的建设之风,已在各地暗流涌动。从华北到华东、华中到华南等地,不少园区纷纷着手实施这一主题下的工程建设。
园区等待“自然补给”
众园区之所以将积压已久的环保意识选择在去年集中释放,除了治污形势所逼以外,或许与当下政策“起风”不无关联。对此,有分析者指出,自2015年初以来,中央层面陆续发布对城市地下管网进行普查“体检”、试点补贴及建立专项基金等系列利好新政。
在此背景下,引发地方尤其园区对地下管网改造的追捧。
不难发现,先是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指导意见,要求力争用5年时间,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完成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同时提出在36个大中城市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
而后,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发布通知,将对地下综合管网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直辖市每年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3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诸多利好新政陆续出台,目标直指城市。但这并没有激发园区对“地下”施术的积极性,更多的似乎在等待。有的园区管理方负责人甚至认为,大环境下,园区的发展与城市发展应自然同步,改造城市的地下管网,园区应包含在规划之内。
有迹象表明,目前已有山东、山西、福建等十余省份的园区进入到地下雨污分流管网的新建或改造阶段。
高投入谁埋单
园区管理方对地下管网建设的观望态度,事出有因。
有分析者认为,从管线集中铺设,到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雨污分流管网工程远远超出了地下给排水道的范畴,规模要大得多,也复杂得多。其中,巨额投资成本已令人咋舌,通常投入动辄数百万甚至数十亿元。
有迹可循的是,山东莱阳开发区一段全长4000多米的地下雨污管网施工工程,总投资达到380万元。而对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一条全长1300米道路及雨污管网的施工招标显示,项目投资高达5543万元。此外,从投资数亿到几十亿元的地下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工程,在网上公布的比比皆是。
很显然,地下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既是一项民生工程,又是一个高投入项目。
事实上,即便是获得国家对雨污管网建设补贴资金,但由于地方财政投资普遍乏力,也远不足以解决地下雨污管网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这说明,综合地下雨污管网建设投资额大,单靠财政支出无法支持,地方政府欲建设该工程主要考虑资金来源,以及承担的责任。
目前,园区多采取PPP(政府企业联合出资方式融资)模式,也就是说,政府一般通过招标,拉企业作为合作方,也作为资金提供方。不过,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加入前提是,若让这部分资本参加地下管网建设,就必须给予其恰当的回报。
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地下管网建设法律法规不完善、技术规范不健全、投融资和运营模式不明确等问题,已严重制约地下管网建设快速发展,同时影响到企业投资积极性。
有专家建议,对于地下雨污管网建设的认识以及地方政府的理念都需要转变。综合地下雨污管网社会效益,地方政府应该从总体考虑收益。同时在建设上也要和投资企业共同承担,在后续运营方式上有所创新,可以将管网维护运营外包,购买服务。
“这个局面未来将有大的改观。”专家还表示,在国家推动和支持下,囊括了各类管道的地下综合管网,正成为一个新的投资领域。原因是,实施地下管网雨污分流,必然成为园区发展的一种集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于一体的环保基础设施,是改善园区环境路径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