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中国园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中国园区
 

2016年1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区整合 势成经济发展新动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十三版)

促成产城融合

对于新区来说,在其建设过程中产城如何融合,一直备受关注。在这一方面,看看新进阶为“国家级新区”的滇中新区。

滇中新区在探索产城融合时,基本思路是与地方经济形成互补。

早在一年前,由云南省下发的《关于建立滇中产业新区管理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认为是滇中产业新区建设历程中的又一块里程碑。意见中关于产城融合的思路,使得滇中新区的未来蓝图变成了一个更具体、更有力的期待。

按照《意见》规划,2016年滇中产业新区建设将迎来“大变化”。也就是说,占地4400多平方公里的滇中产业新区,2016年将开始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新区内的产城融合模式,由此也初具雏形。

实际上,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随着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新区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新区得以晋级就是很好的证明。

“不仅仅是滇中新区强调产城融合,其他园区对产城融合也高度重视。”赵弘说,产业化、城镇化以及二者的互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专家说,从发展实践来看,如果产业化超前于城镇化,会因城镇配套设施缺乏,出现住房短缺、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反之,则会由于城镇化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出现产业空心化、就业不足、收入差距扩大和经济萧条等问题。由此说,一旦新区建设很好地解决了产城融合问题,其对地方经济的提振就有很大的意义。

以滇中新区为例,该新区未来的发展,就要把周边多个县区揉在一起,实现一种行政区划的重新布局,以此加强区域内联系。比如其规划区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全面管理,另一部分则由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逐步对条件成熟的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产业布局和统一招商政策的“三统一”管理。具体开发建设工作,则由属地政府负责。

显然,在新的管理体制下,原先的行政区划被打破,产业新区所辖区域内的内部联系将变得更加紧密,相互流通更加便捷,有利于形成一个共同的市场,有利于培植新的发展动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