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6年1月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6:中国经济屠狼之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狼到底还是来了。

就在很多人不相信有狼会来,甚至是觉得可以把狼当做宠物玩耍的时候,狼们长大了,不是一只狼,而是成群结队的狼们围攻而来。2016年的中国经济,注定是一场没有退路的屠狼之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时候,全中国都认为是狼来了;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的时候,也有很多人高喊“狼来了”。可是,中国经济非但没有被“狼”咬伤,相反却是一直以两位数以上的增速,在全球经济中独领风骚。

于是,“狼来了”在中国似乎成为一个“笑谈”。那些提醒人们狼早晚会来的声音,要么是被嘲笑为“唱衰论”,要么就是被定义成“阴谋论”。不少人开始坚信,宏观调控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金融危机或是经济衰退都只能是在外国发生,中国经济一定会按照理想的意愿发展。

成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麻醉品。

太过安逸的日子会让组织的竞争力退化,丧失对于危险的敏感和警觉。很多经典的案例告诉我们,一场战争往往不是在最困难的时候输掉的,而恰恰是在占有压倒性优势的时候失败的。最大的敌人不是战场上的对手,而是麻痹的神经。

似乎是一路顺畅的中国经济沉迷于享受发展成果快乐之中。

从这个角度讲,“狼来了”不失为是一件好事。

就在过去的2015年里,我们已经分明听到狼群逼近的脚步声,还有格格作响的磨牙声。严重的产能过剩,已经把钢铁、煤炭等行业逼到了全行业亏损的悬崖边上,僵尸企业的比例超过15%;新一轮的破产倒闭风潮,正在向大型企业袭来,国内第二大民营钢铁企业海鑫钢铁、连续7年跻身民营企业500强的天地龙集团、可能导致银行坏账达300亿的庄吉集团等都陷入破产噩运;金融风险开始逐步向银行端侵入,各种理财产品兑付风险接连出现,P2P平台“跑路”事件每天都在发生,四大国有银行利润增速猛然降至1%以下,一年之间悉数告别“全球最赚钱公司”的榜单;土地财政的萎缩,让一些地方财政滑向债务危机的泥潭,个别地方已经发不出工资。从实体经济到金融行业,从传统企业到创业型公司,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近几十年未遇的寒潮。

这一定还不是最困难的日子。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来。

和2015年相比,2016年的经济形势会更加严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家企业的破产倒闭,都不可能是孤立事件,通常都会波及和拖累相关企业。比如,作为中兴、华为等公司一级供应商的福昌集团倒闭事件,就涉及欠债总额约4亿元,导致几百家供应商的货款打水漂,3800名工人讨要拖欠工资无门。已经发生在钢铁、煤炭、房地产等领域的行业性风险,必然会向整个产业链条的上下游及相关行业扩散和蔓延。这样一个连锁反应的结果,显然会向广度和深度上传导,甚至会对经济全局产生严重影响。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并不是高估了困难,而恰恰是低估甚至是忽视了风险。任何过于乐观的论调,都可能招致致命的损失。更可怕的是,其错误信号附着在一个“权威”身份上,更容易扰乱和误导民众对于趋势的判断,鼓动起了企业家“大跃进”式的心态,不断调高民众对于经济增长的预期。进而这种“民意”又会绑架“政府态度”,增大高层进行科学决策的难度。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最大的危机往往发生在歌舞升平的氛围中。在2015年的“股灾”中,中国A股指数先是猛涨后又暴跌。客观地说,如果没有甚嚣尘上的“国家牛市”论、“改革牛市”论鼓噪,基本不会出现当时那种众多股民“跑步进场”的“壮观”场景,A股的涨跌都应当会更平稳些,很可能出现一个符合国家和股民意愿的“慢牛”市场。既不会令许多股民血本无归,也不会导致国家队被迫出手救市,以致花费上万亿资金并搭上国家信用。

和中国人的天性乐观不同,强烈的危机感让每个日本人时刻绷紧着自己的神经。由于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有着充分准备,尽管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但日本在地震中所遭受的损失通常都很小,大量人员伤亡的情况更是少有发生。

在中国的企业家中,华为董事长任正非似乎是一个天生的悲观主义者。就在整个中国都看好华为的时候,他自己却不断“唱衰”华为。在那篇后来被无数中国企业家所推崇的《华为的冬天》里,他写道:“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华为能够成为中国最成功的跨国企业,以及全球排名第一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和任正非这种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不无关系。

说危机是一件好事,还在于危机能够凝聚起共识、凝聚起力量。

(下转第六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