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7版:园区经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7版            园区经验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肥高新区 联手银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张骅

合肥高新区与徽商银行总行签署科技金融战略合作协议

“我们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一直是个难题,高新区帮我行及时解决了三个阶段的资金需求。”12月24日,合肥海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滋健对记者讲述企业的成长历程。

该公司从事绿色能源及节能环保领域电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3年销售收入仅580万元,今年10月已经达到1200万元,实现爆发式增长。对业绩的高增长,公司认为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的金融支持分不开。

“订单贷”解围

“当初为扩大我们的经营规模,我们一直在各家银行寻求融资,但我们提供不了固定资产在内的抵押物,资金困难导致我们不敢去接大订单。”陈滋健谈起过去唏嘘不已。

“高新区和徽商银行合作的科技金融产品‘订单贷’190万元帮我们解了困境。”陈滋健介绍,他们成功执行了南京金龙590万元订单,今年初随着产品和市场的拓展,内部技术更新和日常经营开支逐步增加,这时高新区的青年创业引导资金又给公司提供了20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截至2015年10月,他们已完成股改及第一轮直接融资,下一步将挂牌新三板,公司又通过“挂牌贷”,从徽商银行获得了300万的资金支持。

高新区提供的科技金融支持,让入驻企业赞叹不已。作为企业而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的支持力度有时直接决定企业的运转效益。现在,高新区和银行合作开发的各类科技金融产品,为包括海奥电气在内的入驻企业实现不同阶段的发展,提供了及时的、最大程度的帮助。

形成金融支持链

2015年12月中旬,高新区与徽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科技金融开展深度合作,双方共同为区内中小企业提供一揽子融资解决方案,并在未来五年为企业提供不低于237亿元的融资产品支持。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科技金融不断发力,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需求贴身开发各类科技金融产品,精准满足企业需求。

高新区是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是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核心区,也是合肥市小微企业“两创基地”城市示范核心区。今年前三季度,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9.3亿元,增长11.4%。区内现有市场主体14000家,绝大部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

“高新区通过创新风险分担机制,搭建企业金融服务和增信平台。”高新区财政局局长李命山介绍,高新区有关部门设计开发了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等全周期的金融产品,现已形成创新贷、助保贷、税易贷、政保贷、天使投资基金等“8大合作产品、10大参控股基金”的产品体系,打造全方位、全周期的金融产品支持链条。

14个产品精准投放

开发的新产品与企业形成的合作,摆脱了原有银行贷款固定套路。

围绕重点项目合作和中小企业创新融资两大板块,有关部门着力打造青年创业引导资金、孵化贷、订单贷、挂牌贷等14个科技金融产品,精准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徽商银行合肥创新大道支行行长丁勇谈起这些金融产品如数家珍。青年创业引导资金首开全省先河,运作不足一年,已累计支持项目78个,扶持金额达7000万元,直接带动就业2000余人。其中首次贷款、纯信用贷款、100万元以下贷款占比均超过80%,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填补了银行传统项目空白。

在丁勇的介绍中,“孵化贷”通过孵化器、政府、银行等多方分担风险,专项为孵化器内的钟子期优质双创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订单贷”针对小企业在获取订单过后以回款账户作为质押,不再需要提供房产等其他抵押物,帮助企业做大现有订单贷业务规模,实现多方共赢。“易连贷”解决贷款到期企业偿还贷款问题,企业通过易连贷与原贷款无缝对接,实现直接续贷,节约企业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

“通过资本、技术、渠道、管理经验等相互融通,高新区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融智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区内众多企业家通过平台资源逐步从技术创业者成为懂市场、懂资本、懂技术的创业家。”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