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供给侧改革 国企面临什么关口?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赵玲玲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16年经济工作。在会议新闻通稿中,“结构性改革”一词出现17次之多。会议明确指向了中国经济向内需拉动方向转变、产能过剩亟待化解等问题。作为中国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对供给侧改革的结构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企改革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李锦认为,2016年是国企结构改革年,也是清退产能之年,国企面临巨大的压力,也面临巨大的机遇。
国企是结构改革主力军
《中国企业报》:从11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供给侧改革”以来,这个词就不断出现在各类中央会议中,一直延续到今天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成为整个会议最核心的一个表述。从国企发展角度来讲,您认为此次会议释放了什么信号?将会为国有企业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李锦:2016年是国企结构改革年,也是清退产能之年,对一些国企也是“要命”之年、过关之年,攻坚之年。2016年有五大任务,第一是去产能。说白了,就是生产了大量东西卖不掉,所谓“供需失衡”。
我们连续多次采取了稳增长措施,但GDP增速自2010年一季度达到12.1%的高度之后,一直在震荡下行,直至2015年三季度的6.9%,而且尚未扭转下行趋势。这就使中国不得不重新思考: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可能是结构性问题,而非周期性问题。针对结构性问题,不能用解决周期性波动的宏观政策去应对,而要采取结构性改革去化解。目前国有企业在传统产业、产能过剩行业、重化工行业分布较多。国企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去产能,另一个意思就是去企业,这个企业要退出市场。
哪些企业“在劫难逃”
《中国企业报》:我们注意到,作为明年的重点任务,“去产能”是排在第一位的任务。对国有企业来说,哪些企业是属于去产能“在劫难逃”的?
李锦:在此次的中央经济会议上提出了围绕供给侧改革的五个“关键着力点”,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去产能”首当其冲的是8大行业: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前些年,用投资刺激经济,一下刺激了生产,但一哄而上带来的是过剩。几年下来,这几大行业亏损面已经达到80%,利薄如纸。截至2015年12月初,几大行业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已连续40多个月呈负增长状态,这几大行业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占了70%—80%。这些行业,多是重工业,在国企中特别集中。这些行业“去产能”任务很重,而很多“僵尸企业”,会离开市场。
五大政策发力
牵引国企供给侧改革
《中国企业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这些改革,对供给侧起什么作用?
李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大政策,都是为推进结构性改革提出来的,五大政策密切配合、相互策应。只有宏观政策“稳”,才能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只有产业政策“准”,才能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只有微观政策“活”,才能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只有改革政策“实”,才能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只有社会政策“托底”,才能守住民生底线,最大程度减少阵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还有一个提法,是“四大牵引改革”,也为供给侧改革国企发力。国企改革是增动力、财税退税改革是去压力、金融改革是减成本、社保改革是保底线。
最初确定的牵引改革中,并未提及社保领域。社保改革实际上是给整个社会增加了安全阀或保护伞。随着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的加大,以及去杠杆措施的推出等,都会产生剧烈阵痛。预计未来一两年全社会就业会出现一定紧张态势,这就需要社保来发挥兜底作用,市场经济遇到周期性的波动,就需要社保制度发挥保障作用,为调整留出空间和余地。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减员,职工的奉献太大了。现在,得保障先行。要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把重点放在兜底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这么多政策出台,表明国家对破解“破产破不掉,重组推不动”的困境是下了大决心的。
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
很多亏损企业可能“过关”
《中国企业报》:我们注意到,会议提到兼并重组和破产清算两大有效手段。哪种方法多一些?
李锦:这次结构调整,重视加减乘除并举,“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乃至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化解过剩产能,才能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僵尸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化兼并重组和依法破产两条途径进行处置,依法破产又分为重整、和解、破产清算三种具体形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这里有六大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在准备打出一套“组合拳”。这些方法对上面说的五大路径的后四个都是有用的。这也是国企的机遇,很多亏损国企业因此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会顺利“过关”。
三“新”合一
企业活力增强
《中国企业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政府为这场供给侧改革充当动力,您怎么看?
李锦:供给侧改革是双动力,一个是政府动力,一个是企业动力。政府要做起来,政府做不起来,企业没有动力。实际上政府动不起来,企业也就动不起来。最终的结果是由企业提供新产品。新的制度、新的结构、新的产品,这三个“新”都是靠企业,企业把这三个发动机都发动起来就是一个动车组,企业的活力就强了。
谁影响企业的积极性?关键还是政府。现在,中央政府是动了,关键是部委这一级、省一级。现在转移压力是当务之急,政府部门是中间层。国企改革、结构改革在“十三五”规划中已经明确,现在要完成三个转化:理论动力转化为实践动力,上层动力转化为中层动力,政府动力转化为企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