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体育大生意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体育大生意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访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创始人张庆

中国体育产业走出去, 不应要求过高过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霂轶

龙腾“泰山”——全国最大的体育博物馆 张景国/摄

从万达6.5亿美元并购世界铁人公司,到华人文化旗下的体奥动力以80亿元拿下中超联赛未来五年的媒体版权,中国企业频频向海外市场伸出橄榄枝。在体育资本输出海外火爆的情况下,中国体育产业是否迎来走出去的最佳时机?对此,《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创始人张庆,与他共同探讨中国体育产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的体育产业

还处在初级阶段

《中国企业报》:目前我们国家的体育产业是什么样的状态?

张庆:我们国家的体育产业现在是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在政策和资本的驱动下,这个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政策利好包括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46号文件,还有地方政府的措施以及全民健身的国策,这些不仅提倡政府的公共支出投入到老百姓、消费者的体育服务当中,还鼓励各路资本参与到体育产业发展中。无论是产业巨头还是微创企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所以大量体育创业企业的诞生也展现了新兴体育产业的发展态势。

包括万达收购盈方,更多的是中资企业去收购国外的体育俱乐部,这样走出去的多是资本。而从产品端来说,像泰山集团这样比较优秀的制造企业还是不多,缺乏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服务业更是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

《中国企业报》:你觉得我国的体育产业在发展中遇到什么挑战或困境?

张庆: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处于一个刚起步的阶段,我们连一个职业的体育俱乐部都没有建立,恒大、万达的状况相对较好,但是整个联赛没有形成一个公司化运营的方式,还没有建成符合国际规范的公司主体。所以我们的体育产业也就是初级阶段,目前正处在学习、借鉴、吸收的过程,不要对发展速度有过高的期待。

并且,我们的教育体制需要进行改革,在校期间所接受的体育教育并没有培养好我们的体育习惯,更没有运动消费人口的培养,何谈体育消费的产生?在我们的教育体制里,体育长期不被重视,经常被其他课所占领,特别是对运动、体育价值的传播,还需要思想启蒙的过程。

此外,现在政府放开了竞赛审批权,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是相关的安保政策,对于赛事来说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目前,政府部门审批大型赛事的时候,安保的难度加大,成本也在提高,并不像国外那样放权给企业。

竞争才能产生招牌赛事

《中国企业报》:你怎么看业内曾流传的“体育品牌输出无法冀望于中超、CBA”和招牌赛事?

张庆:是标不是本,招牌赛事从哪来?一定要靠公司化,产权明晰,鼓励竞争,竞争才能产生招牌赛事,无法“平地”产生具备竞争性的招牌性赛事。NBA之所以成为国际品牌,原因在于它是在三大职业篮球赛事中通过竞争脱颖而出的。所以,我们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先做好顶层制度化,只有做好顶层设计的改革,然后把体育资源放出来,放到民间去,鼓励竞争,政府才有更多的财力花在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方面。

《中国企业报》:对于中国体育产业走出去,你有什么建议?

张庆:我们鼓励大家走出去,但是,走出去也要有走出去的本钱。产业走出去的范畴太大,包含相关产业、外围产业、本体产业,但自有技术、创造力、强大的竞争力也很重要。我国的体育外围产业制造能力强,创造能力弱,这需要制造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走出去,或者购买知识版权、成果的应用转化,相关企业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另外,在国内俱乐部的投资方面,引进其他的体系,可以让竞赛表演性的产品走得更好,对职业发展是有帮助的。

整体上来说,通过投资去并购国外优质的、低价的资产,然后进行对接和移植,促进国内的发展,是一条可行之路。但就目前的态势来讲,我觉得不应对体育产业走出去有过高的要求。

《中国企业报》:怎样才能尽可能地做好做强中国体育产业?

张庆:一、国家的宏观政策利好,目前就是落实问题,落实到各个政府管理的相关机构,比如说工商、财务、教育、发改委等等,进一步推出更加细化的政策和可执行性的政策。二、在资本层面上强烈呼吁,要把焦点投入到那些小微创企业身上,去做天使,鼓励更多的企业去创造,要依照价值规律去做事情,不要因为资本市场的热情,丢掉自己的方向,放弃掉你要创造的事情。三、体育主管部门要去推动职业体育的改革,需要职业体育公司去经营CBA。四、普通的民众要多参与体育,多在体育产业上消费。盘活存量,创造增量。存量是我们现有的体育赛事怎么做得更好,没有职业化的要把它进行职业化,已经职业化的要把它公司化。而创造增量,是各种各样的经济组织要把资本投入进去,要鼓励他们去创造。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