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稳IMF“第三把交椅”后 中国还需做什么?
来源:中国企业报
雷振华
在经历长达五年的拖延之后,美国国会在本月18日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中国份额占比由3.996%升至6.394%,排名从第6位升至第3位。同时,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一起组成IMF新版投票权座次前十位。
美国“拦”了5年的意图,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美国既不想提高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又担忧中国有朝一日在国际组织地位的不断上升而动摇其霸主地位。而今,美国国会为何不得已通过?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
第一,我国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IMF既然是国际机构,就需要有足够的国际代表性,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IMF中只有不到4%的代表权,这显然说不过去,若美国继续“拦”,只能削弱IMF的影响力,IMF影响力的下降,同样削弱美国的影响力。虽然美国国会在批准改革方案时仍然留了几手,比如国会要求美国财政部必须推动IMF废除“系统性豁免”政策,美国在2022年后若继续参与新的借款安排须得到国会授权,美国政府在IMF的代表必须就超过IMF正常贷款标准的任何放贷向国会报告等等,但是这些限制条款却无法影响到我国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应有地位,更不会对我国深度融入整个国际经济市场带来实际性伤害。
第二,面临IMF这条路不便走通的现实制约下,我国已另辟蹊径成立了57个国家加入的亚投行,其中西欧14国全部加入。再就是最近欧盟又批准我国成为欧洲复兴银行的股东,进一步深化了中欧合作。显而易见,这比在IMF增加份额明显有价值得多。此刻美国再“拦着”于中国而言已经“无关痛痒”,因为即使中国在IMF中的份额不增加,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依然会不断提升。
第三,针对IMF的代表性在国际地位上将被削弱的实际,欧盟与IMF都有自己的担忧,担心欧盟与中国的合作会受到影响,欧洲和IMF不得不一直向美方施压,希望推动IMF改革。再就是,美国当局深知一国货币在国际货币市场地位的强弱,决定了该国在国际金融市场地位的高低,而IMF早前已经批准人民币加入其特别提款权货币(SDR)篮子,足见人民币的国际金融地位已无可厚非,美国当局在这个时候“放行”,实属万般无奈之举。
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既然我国已在IMF中有了更大的份额,对加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可谓“锦上添花”,那么我国就要更加主动地实现“奋起”。一方面,要利用我国成为IMF第三大股东的有利时机,要将确保人民币始终在国际货币市场中的“坚挺地位”作为重点研究的战略课题,让国际资本不断看好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性潜力,以崭新的姿态让全球重新聚焦我国的经济未来,做实做透加快引入国际资本进入我国经济建设领域这篇大文章,为我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不要一味地盯着我国在IMF中占有多少份额,而要经营好我国自己主导的人民币平台,以前瞻性的思维谋划好我国货币政策的总基调,做到在深化货币改革中引入供给侧改革的科学精髓,避免货币政策为迎合国际地位的“口味”而频繁变动,从而使得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货币政策变动的不利影响。
惟其如此,我国在坐稳IMF“前三”座位的同时,更要用好、用活、用透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扎扎实实推动我国在民生领域、国防装备邻域的国产化、高端化进程,以内在的经济发展实力和不惧国际上某些国家军事威胁的国防实力,赢得我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