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金融投资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商业银行应克服四种不良信贷倾向

来源:中国企业报  

莫开伟

央行数据显示,2015年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将刷新历史纪录。截至2015年11月末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达11.12万亿,相比2014年全年增加13.71%,相比2009年全年增加16.13%。

应该说,在当前经济下行局势下,商业银行贷款却逆势增长,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经济稳增长意图,也是社会各界所期盼的。且要看到,在商业银行贷款强劲增长态势中,央行灵活货币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自去年11月以来央行先后进行了6次降息和5次降准,释放了2万多亿元流动性,为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提供了足够的“弹药”,也为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发挥了作用;同时也引导了社会资金平均利率下降,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造了条件。这是值得称赞的。

但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能否发挥推动经济增长作用,不能仅看信贷投放总量,更要看信贷投放结构是否与我国产业经济结构及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若信贷投放依然没有跳出旧有信贷产业模式,迷恋虚拟经济,甚至仍投向产能过剩行业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笼子内,那么信贷投放总量再大,都不能说是有效信贷投放,更不能说是绿色生态信贷投放。

而从央行披露数据看,商业银行11万亿元贷款主要投向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及批发零售业四大信贷领域,明显凸现出了信贷结构不合理性。这种信贷结构会带来不少经济隐患。流向个人按揭和房地产贷款过多,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一旦解套,又会推动买地和开发热潮,造成“地王”不断刷新,新楼盘不断涌现,会使房地产去库存化陷入“前清后增”恶性循环怪圈,这对改变我国政府对房地产业依赖性明显不利。贷款过度投向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无法堵塞银行信贷资金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暗道。各级银行或因资产配置荒会主动向政府“投怀送抱”,或迫于政府压力不得已向政府融资平台注资,从而加剧新一轮政府债务膨胀,加大银行信贷风险。同时,会无形中削弱银行对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企业信贷支持,使制造业经营前景变得更加暗淡,对促进我国就业、增加税收都会带来诸多不利。更会使我国小微、绿色、扶贫等领域很难从金融体系获得融资。

尤其还有不少信贷源源不断“输血”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光伏等产能过剩产业,让中小微实体企业拥有信贷市场份额更加减少;且这些企业借新还旧、“以贷还贷”问题突出,对淘汰“僵尸企业”和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推行“供给侧”改革都带来较大阻力。且正是由于产能过剩滋生了对信贷的过度需求,同时又由于信贷过度投放,进一步助长了产能过剩,并直接冲击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让银行陷入两难尴尬困局。

显然,当前在稳增长大局面前,商业银行既要加大信贷投放总量,更要注重信贷投放助力产业结构优化,把每一分钱贷款都放好,才能确保货币政策精准发力。若仍由目前这种信贷投放方式延续,很多贷款放出去将无法发挥功效,即使投放再多,也难确保产业经济结构优化和稳增长目标实现。由此,当前商业银行下一步不仅要注重信贷投放总量增长,更要注意贷款投向结构优化,把每一笔贷款都投放到最能激活经济活力和推行“供给侧”改革关键环节上,才能确保信贷投放质量,发挥货币政策威力,也能有效遏制不良贷款反弹。

由此,商业银行应克服四种不良信贷倾向:一是克服对传统产能过剩产业、政府主导的融资平台过分依赖心理,主动跳出传统信贷思维模式;二是克服对实体经济不信任及风险过分担忧心理,主动走出畏贷、惧贷、断贷、抽贷误区;三是克服对房地产及个人按揭贷款期望过高心理,保持有关房地产方面信贷适度增长;四是克服对高科技产业及“三农”产业信心不足心理,主动寻找信贷战略转型路径,为提高信贷投放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