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PPP投资盛宴将启 经济蓄势井喷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茹
从一枝独秀到全面开花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13例优秀PPP项目案例。作为入选案例,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项目已成为园区PPP项目的全国范本。凭借京津冀一体化的东风,固安工业园战略推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产学研、电子商务、生产型服务业”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形成航天产业园、卫星导航产业园、肽谷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清华大学重大项目中试孵化产业园五大特色产业园区。产业新城在关注产业升级的同时,更关注城市生活品质的升级。截至2014年12月底,固安工业园区累计投资超250亿元,逐步完善排水、供水、供热、供气、供电、通信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在规划范围内实现了“十通一平”。
另据河北省经开区洋河新区PPP项目情况汇报材料显示,经过前期紧张筹备,2015年洋河新区共推出了七个大单。其中包括与太平洋建设集团合作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5年时间完成建设。此外,同中国宏泰集团、嫦娥奔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棋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安智科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阳光高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合作协议,总投资180亿元,用以完善区域内宏泰产业园、宏泰环保产业园、嫦娥洋河新区科创园、中环·棋鑫可再生能源产业园、安智科为新能源示范产业园、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带动电子信息、可再生能源、生物科技、雪上运动装备制造等10多个产业齐头并进。
目前,洋河新区宣府西路续建工程项目已开工,雨水、污水、热力、电力、燃气等配套管线同步进行。同时纳入修建计划的还有四条主干道路的一期工程,洋河新区起步的区域框架正徐徐而立。
然而,PPP项目在河北实现扎堆建设仅是全国的一个缩影。
在福建,泉州市首个PPP项目为泉惠石化园区重件道路以东区域码头及配套项目已于今年7月成功与中交集团签约,项目包含12个公用码头、4条市政道路(含防洪渠)、8公里公用管廊等设施建设。据泉惠园区工作人员介绍,回填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当中,相关的前期设计已逐步展开。
日前,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那些尚未开启和引进的园区来说,引进PPP项目之前要做好足够的功课,了解PPP项目相关的知识和案例,对成功引入PPP项目园区的经验进行学习与借鉴,同时做好近期和长期的规划。此外,可以借助中介机构的力量,通过专业机构的帮助来优化方案设计,提高政府在谈判、采购、管理过程中的科学性。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受捧
在业内看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PPP项目中被演绎到了极致。
以固安县工业园为例。固安县政府与华夏幸福公司合资设立三浦威特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三浦威特),项目公司作为开发主体,负责固安工业园区的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维护一体化市场运作;项目公司同时作为投资主体,牵头园区项目融资,通过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筹集、垫付初期投入资金,同多家金融机构建立融资协调机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固安工业园区管委会则履行政府职能,负责决策重大事项、制定规范标准、提供政策支持,以及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的监管等,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据华夏幸福基业发展集团总裁赵威介绍,公司所坚持的产业信托模式是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PPP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区域产业新城提供投资、开发、运营一体化服务。不难发现,在PPP项目上,充分体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广阔发展空间,进而为政府与企业合作形成无缝对接。
这一紧密合作趋势同样在河北省经开区洋河新区PPP项目中显现。据该区与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合作协定,项目建设资金由企业垫付,完工后洋河新区采取“分期支付”的方式,有效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新区方面积极拓宽财政支持,与建设银行、河北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四家银行签订总授信350亿元的合作协议;还将同企业、银行合作,成立产业基金,加大企业融资力度,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扶持洋河新区内企业发展。
“通过PPP模式进行园区建设,不仅破解了资金瓶颈,还让我们抽出更多时间、更多精力开展招商等工作。在提高建设质量、效率的同时,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契机。”洋河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PPP模式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和思路的转变,最终实现政府、企业、社会三方的共赢发展。
财政部中国公私合作PPP研究院吴松教授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PPP模式中,园区和企业之间应构建起伙伴式的关系,这要求双方更具责任感,重视中长期的共同利益,将交易额作为判断合作成效的标准。”
扈志亮认为,PPP项目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央企、国企或知名企业较于中小企业而言具有融资和资源优势,更容易拿到参与PPP项目的资格。一些体量不大的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的能力稍弱,但创新能力较强,若中小企业想参与其中,就要努力展现出自己的创新能力,来实现“以小搏大”。
活力园区倒逼自身转型
“经济新常态下,PPP模式不失为激发园区发展活力的一缕火种。”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经济已然告别高速增长的时代,目前国家在各省大力推进PPP,抓住先机的地区已然得到了这种模式带来的好处。
事实上,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记者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上了解到,近期工信部面向全国摸底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情况,目的是了解工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与潜力,为采取PPP模式推进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升级工作奠定基础。虽然统计结果暂未公布,但可以确定的是,政府层面对园区引入PPP模式发展建设的实例持鼓励态度。
在此背景下,被业内普遍视为“固安模式”的工业园区今年再次实现扩大版图,先后进驻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以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将业务拓展至长江经济带。目前,“固安模式”已成功复制到大北京、环渤海和长三角区域,华夏幸福的事业版图遍布京、津、冀等地20余个区域,投资开发运营超过30个项目。
扈志亮分析认为,对于新常态下的地方政府而言,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财政支出不断上升,仅靠财政收入不足以满足城镇化建设所需,且地方政府发债有限,PPP能满足融资所需,缓解财政压力。对于园区而言,PPP这种公私合作的形式能够提高园区建设效率,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的效果。对于地方而言,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能够给市场带来活力,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也有专家表示,工业园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借助PPP发展模式,将逐渐迈向专业化、行业化之路,入园企业行业集中程度高,集中突出比较优势;园区从提供土地、厂房等基本要素上升为物业、基金、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形成生物链,未来会更有效地对接供应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