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7版:中国园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7版            中国园区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物流园崛起需苦练内功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石岩

看好电商时代带来的机遇,近年来物流业成为投资风口,涉足快递公司及物流园开发经营公司的数量达到新高。这导致的后果是,物流业正以“摊大饼”的模式逐利:快递业务量暴涨,但运行效率并不高;物流园越建越多,但都趋于粗放低端。

不过,一直以来粗放发展的物流业也在谋变:物流园作为电商业的“最后一公里”,亟须改变“低下粗”的发展模式,同时要在“软件”服务上下工夫,这或许就是吸引电商企业青睐的要素之一。

兴建峰值远未触顶

物流园的迅猛“崛起”,有着时代的印记。

在“互联网+”大潮的背景下,物流园正日渐成为区域电子商务服务的枢纽和载体。特别是近几年电商产业迅猛发展,承担电商能否成功的近一半“重担”就落在了物流层面上。也正因为如此,物流业的优势也就得以凸显出来。

以广州为例。据了解,广州2014年电商交易额超1.3万亿元。与此同时,2014年广州市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3.9亿件,累计同比增长75.24%,日均快递业务量约完成380万件,占全国快递业务量的10%,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一。

如此大的市场容量也造就了产业的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广州本地物流企业多达5000多家,因此广州现代服务业的“三驾马车”中又多了一个现代物流业。

而作为电商“中转站”的物流园,也已遍地开花。2012年开建时即定位为电商物流产业园的状元谷,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吸引到亚马逊、京东、苏宁、酒仙网等国内外知名龙头电商企业进驻。

市场的火热也衍生出了物流园热潮延伸到全国各地的现状:上海市的“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计划、杭州的“电子商务之都”定位、广东省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等,更多的物流园区正在或已经上马。

“电商业发展迅猛,这是物流产业壮大的根本。以前物流可能做大宗商品或者跟制造业合作得更多,但电商企业多起来之后,服务于电商的物流变得更加流行。”山东鲁南电商产业园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电子商务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且符合国家战略,物流园的兴建峰值还没有达到最高,空间还有很大。

粗放式发展存隐忧

电商带来的时代机遇,使涉足快递公司及物流园开发经营的公司顿时多如过江之鲫。导致的后果是,暴涨的快递业务却没有让物流公司“大富大贵”,疯狂上马的物流园却依然重复着粗放、低端。

由于功能的单一以及思路的不清晰,很多物流园最终沦为空架子,甚至演变成圈地运动。“目前电商产业园真正运营成功的不多,存在一定比例的电商产业园用来投机做房地产开发。至少有半数以上的电商产业园都运营困难,维持乏力;不少物流园难以持续招商,空仓率很高,更别说吸引‘高大上’的电商大腕。”上述山东鲁南电商产业园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道。

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也曾表示,国内极度缺乏高端、专业的物流园区,低端的物流园却过剩。这或许是为什么像唯品会等电商企业近年来纷纷自建物流园。

事实上,高端物流园是一个“砸钱”的项目。以广州状元谷为例,资料显示,能与亚马逊的合作合同长达“7+5”年,就是园区刚开始建设时满足了亚马逊提出的138项建设要求,完全是按照国际一流物流园的标准来建的,因此相比普通的物流园,其成本高出至少30%。

除此之外,随着社会对环境诉求的不断提高,构建绿色节能的物流园也成了新趋势。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今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提案,呼吁推动物流产业绿色发展,构建低环境负荷的物流系:通过政策支持鼓励物流企业采用低能耗、低排放运输工具和节能型绿色仓储设施,降低物流业的总体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

优化从“软”服务开始

做好物流园基础设施的“硬”投入并非难事,但要吸引电商“进园筑巢”,还得在“软” 服务上下工夫。

有业内人士表示,物流园经过多年的发展,个别地区已经实现了车货的聚集, 但是经营水平仍然粗放。中物联今年7月份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也显示,物业租赁和仓储保管收入仍然是大部分物流园区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珠三角地区,产业园和物流园分工明确,产业园以研发为主,物流仅作为配套。而在一些个别地区,物流园则仅为电商的仓储需求服务,无法提供多元的增值服务,这一模式与长三角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下转第十八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