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银行加码海外布局 全球化运作尚存挑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崔敏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跨境资产管理需求越来越旺盛,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中资银行将目光瞄准海外布局私人银行业务,但由于相关政策制约,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全球化运作尚不成熟。
私人银行发展迅速
一般私人银行可以提供几方面的服务:一是为境内外私人银行客户提供证券、基金、租赁、信托、离岸金融业务等,满足客户全球结算、跨境投融资、家族财富管理等多项需求,帮助客户实现资产保值、财富增值和家族传承的目标;二是跨境留学金融服务;三是跨境商旅金融服务。
自2005年中国银行业引进私人银行业务之后,该项业务发展迅速,各大银行纷纷在私人银行业务上进行布局。
截至2015年10月末,北京农商银行个人客户总量已达1051万户、持有金融净资产总额为2623亿元。交行于2008年3月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和深圳五个城市首批推出私人银行业务。并于2010年,成立香港分行私人银行中心。建行北京私人银行自2005年成立以来,所服务私人银行客户已超过3000名,管理金融资产规模突破430亿元。工商银行私人银行于2008年成立,目前业务涵盖银私人银行全权委托专户、跨境金融业务等多项服务。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表示,私人银行在近几年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张,在“数”与“量”上有快速增长。
全球化资产配置
需求增多
随着IMF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要的一步。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使得全球化资产配置成为必然趋势,私人银行海外业务迎来发展新契机。
中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资产全球化配置是大势所趋。中国银行目前在海外4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未来将会进一步加大海外布局。
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提高,客户越来越追求海内外资产统一配置,各银行搭建海外平台的必要性提高, 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步伐需要加快。
交通银行内部人士也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越高,家庭的资产配置也会从局部化、全国化发展至全球化,交通银行也在积极搭建海外平台。
霍肖桦表示,随着高净值人群财富不断地增加,未来投资机会将更为多元化。国内高净值消费者的投资需求将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而是更希望开启全球化投资,同时海外高净值客户也希望能进入中国投资,私人银行的作用就愈发凸显,为私人银行的全球资产配置业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私人银行
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国内各银行的私人银行发展速度较快,但相较于国外私人银行,仍然差距较大。
前述交行内部人士分析,国外的私人银行是独立的事业部制,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而国内私人银行则归属到零售板块下。此外,由于人民币汇率管制以及客户基础的不同、专业人才缺乏、法律法规不完善等众多因素掣肘,现在国内私人银行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光大银行相关负责人认为,私人银行纳入大零售体系下,相当于服务零售板块的高端客户,还不能说是真正的私人银行,这就会导致在投资端受制于大零售的体制。
该人士补充道,国外是混业经营,国内还是分业经营,很多业务需要单独申请牌照,这也限制了私人银行的发展。
此外,前述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个人客户越来越追求海内外资产统一配置,目前国内银行海外平台的发展还有一定困难,只有一些大银行在海外平台拓展方面有优势。“私人银行需求增长很快,各银行都在加紧搭建海外平台,但速度还是跟不上。”该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