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中国动漫业打开潘多拉宝盒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江雪
王利博制图 |
“喜羊羊”终于压过了“唐老鸭”?2015年12月,被誉为国产动漫代表品牌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以下简称《喜羊羊》),不但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更以“十年收获10亿市场份额”定性为中国动漫企业“财富提款机”。播放10年之久、多达1000余集的电视动画片,也乘机杀入电影、漫画、游戏、衍生品等多个泛娱乐产业链,“热门IP”归他所有。
十年,“喜羊羊”
压过了“唐老鸭”
20年来,行业人士期待的“文化创意产品价值高峰”,在2015年的中国似乎真的出现了。
我们只说动漫产品。
10年前,3万元成本制作的《喜羊羊》,IP授权终端的销售额已经超过10亿元人民币。业内人士坦言:当“电影是IP价值放大器”时代来临时,有着逾千集动画片的“喜洋洋公司”其IP价值应该达到了几十亿元。
在经济学家们呼吁“拉动消费市场”的2015年,这个数字正好巧遇“十三五”规划出台。
尽管 “喜羊羊之父”黄伟明早就告诉过媒体:“《喜羊羊》的成长之路不仅有创作的愉悦,还有‘假羊羊’带来的无奈。愿意、敢于投资动漫产品的人,基本属于‘情怀者’。”
10年来,中国原创动画市场一直以“《喜羊羊》收视率”为行业标杆,但是 “假羊羊”也一度与“喜羊羊”系列势均力敌,平分市场。最终,当“收视率最高达到17.3%、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片市场份额”数据出来时,文化产业企业家王中军、马化腾、马云开始注视“收购动漫品牌”。
在他们的眼中,“动漫产品提款机时代”已经到来。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创意市场、产品都要既讲技术又讲艺术。10年前,当黄伟明把刚刚兴起的flash技术用于《喜羊羊》电视动画制作时,其他制作商也看到了“极大降低制作成本”的事实:每集成本由10万元降低到3万元。
该“商业模式”也给链条上的其他商人讲述了“可以做到接近同行10倍的速度推出新剧”的“神话故事”。
事实上,到2009年,《喜羊羊》生产的580集制作成本仅花了2000万元左右。“别看我是一只羊”吸引着家家户户儿童的眼球。“正是这500多集的电视动画,铺垫出一个巨大的商机——电影动画市场。” 2015年12月6日,中国电影协会专家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当年,想把中国消费者从“美国米老鼠、唐老鸭”的动画世界,拉到“羊羊羊”世界,需要五年到十年时间。
十年,“龙头”企业舞起来
看美国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孩子们已经走向社会。新一代富裕的家庭,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渐渐升级。企业家王中军的孩子是看着日本动漫长大的一代。2009年春节,《喜羊羊》公司推出的第一部电影动画片《牛气冲天》,以600万元投资赢得超过8000万元的票房收入时,他们已经预见到了这样一幕:《虎虎生威》再以1200万元投资赢得1.2亿元票房。
中国文化消费市场,不仅仅是《港囧》等故事片可以获得上亿票房。“小投入”的动画片完全可以实现“大产出”。
这是互联网时代给予中国的机遇。
当9亿国产动画片《大圣归来》打败《哆啦A梦》时,《捉妖记》疯狂转身,突破票房24亿元;奥飞动漫乘胜追击,9亿收购“有妖气”网站 ;光线传媒投资13家动漫公司组成了“彩条屋”动漫集团。2015年 ,经过十年培育,动画电影创造奇迹“一浪高过一浪”,中国动漫产业收获了“1000亿元市场”。
星罗棋布,换来“拐点”、“爆点”。
行业大旗也渐渐竖起。
电影票房冠军终于属于“动画片”时,谁还敢不重视“孩子们撑起来的电影市场”?为了鼓励动漫原创价值,行业龙头企业腾讯动漫投入3亿元人民币成立了“聚星基金”;移动端漫画平台布卡漫画也宣布:完成B轮1亿人民币融资。
从漫画到电影,典范案例无处不在。
还是2015年,根据“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动漫作品奖”最高奖的漫画作品《滚蛋吧,肿瘤君!》改编成电影后,不仅收获了1.5亿元票房,其作品还代表中国内地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中国创意家、艺术家、投资人的合作,换来在世界舞台的话语权。中国与日本、美国、英国站在了同一个舞台上。
2015年12月,《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杭州阿优文化创意、绍兴特立宙出品的《阿u》、《少年师爷》以及《熊出没》、《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水果三国》、《小花妖》等动画人物品牌,已经在获得市场高收视率后,以艺术衍生品形式开始了与手游、玩具、玩具、女性化妆品、女性保健品、家具家电、服装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因《水果三国》三个主要动画品牌获得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最佳动画形象奖的浙江东方国龙,已被长城国际动漫公司收购。
动漫行业巨头渐渐凸显。“打造精品工程,领航原创动漫,完善产业链”成为投资人的使命。事实上,这也是奥飞动漫2013年以6.342亿港元买下“喜羊羊”公司的动力。
十年,国际化之路开启
专业人士早就表态“美国动漫产业之所以遥遥领先于我国,很大程度上是其在文化产业上有一个非常完善的产业链”。而在十年的建设实践中,动漫精品制造“机器”的原动力是其背后深厚的资本运作能力与强大灵活的投融资平台理念,也渐渐被中国企业家、投资人、艺术家接受。
2014年末,国家广电总局实行优秀国产动画片推荐播出办法和国产动画片发行许可证制度时,中国厦门、上海、杭州、哈尔滨等城市已经开始积极宣传“自己是动漫文化城”了。创意精英的加入,让珠江市动漫企业的知名度“悄然超越”电影制片厂。《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得知:2015年“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动漫节”,有7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覆盖五大洲,涉及金额112.4亿元。参加多年“杭州动漫节”的昆山合谷数码科技老板表示:“2014年,杭州动漫游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5.8亿元。”“互联网+”的时代,动漫节对于专业公司的发展意义非凡。
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浙江中南建设集团董事长吴建荣也表示:“动漫,是一种文化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一理念渐渐被社会认同。未来将会探索尝试一些中国品牌特色的动漫产品,让这个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很多动漫产业参与者像《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作者郑春华一样,是看着日本作家宫崎骏漫画成长的。“工作室”正式落户杭州后,郑春华表示:“与大头儿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牵手,就是为了将该‘系列故事’网络思维进一步延续、拓展下去。”
艺术家们的国际眼光加上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自信令人相信:中国的动漫产业未来,会出现米老鼠、唐老鸭一样的影响世界的文化品牌,那将是产业的巨大财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