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招商,“呼吸”列入条件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十七版)
“在线监控,群众监督,是否见效关键看应用广度。”赵弘说,尤其是在线监督,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应该在开发区得到广泛应用。
在腹地广阔、雾霾多发的华北地区,对园区内的企业进行全天候、无盲点的在线监督,非常有必要。
专家以内蒙古环保物联网监控平台为例,这个平台是以物联网、云计算、3S空间信息管理、3G移动通讯技术为基础搭建的,地图影像覆盖全区。不但能实时监测全区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还能打开监控平台,针对开发区的某个企业,随意点开一个点,就可以看到这个污染源详细的企业信息。此外,还可以查看企业“三位一体”的实时监控数据,包括在线监控数据、工况监控数据和视频监控数据。
依靠丰富的数据,园区就可以对企业的污染防控和环境质量变化开展管理和分析。
京津冀“2+4”协作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京津冀的雾霾一体化也日趋严重。此前有人指出,京津冀的产业可以转移,但京津冀雾霾无法转移。因此,地区联动和协作中,针对雾霾的联防联治必不可少。
记者12月3日从北京市环保局获悉,京津冀三地环保厅(局)日前已签署《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明确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以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协同治污等10个方面为突破口,联防联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这个《协议》,是在既有合作的基础上,对相关领域进行的细化和深化。
在此之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审议通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2015年重点工作》,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唐山、廊坊、保定、沧州6个城市被划为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核心区。
与此相对应,北京、天津、唐山、廊坊、保定、沧州等6城市,已建立统一的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和应急联动协调机构,参与此项机制的6城市,将借此逐步实现预警分级标准、应急措施力度的统一,共同提前采取措施,应对区域性、大范围空气重污染。
按相关规定,这些地区将深化区域协作,划定大气污染防治核心区,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并提出“2+4”的协作模式,即北京市与廊坊市、保定市,天津市与唐山市、沧州市分别对接,京津两市重点在资金、技术方面支持河北四市,落实重点工程项目,共同加快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步伐。
另据了解,“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已于11月底在北京启动,旨在形成有部署、有行动、有标准、相互支持、共同配合的环境监察执法局面,共同打击区域内环境违法行为,逐步实现三地环保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