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6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6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5年12月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因素导致 国企利润连续下滑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刘兴国

2015年1—10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8806.6亿元,同比下降9.8%,利润降幅比1—9月扩大1.6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1.3%,地方国有企业利润同比下降6%。相关数据的发布,不仅强化了市场对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判断,也引起了舆论对国企经营能力的广泛质疑。其实国企经营能力虽然没有我们所期望的那么好,但也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差。在指责国企经营能力之前,我们应该弄清楚今年以来国企利润为什么会出现连续下滑。

首先,国企利润的连续下滑和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有密切关联。2010年一季度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季度增速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之中;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变,意味着我国企业依赖规模快速扩张推动的盈利增长已经难以为继。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都需要在经济增速转换期间构建新的盈利增长模式,在转换期间出现利润的短期下滑在所难免。受经济不景气影响,在国内市场上,PPI指数已经连续45个月下降,CPI也长期在低位徘徊,加上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与融资成本的居高难下,近年来我国所有企业的盈利空间都遭受了双向挤压。在整体市场环境不发生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国企利润的连续下滑可能难以从根本上出现扭转。

其次,国企利润的连续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的结果。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呈现逐月下跌态势,至2015年9月初,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已跌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初级产品价格综合指数9月比去年12月下跌21.4%,比去年同期下跌39%。其中,能源类指数跌幅最大,分别为25.7%和49.6%。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指数的下降,对全球石油石化、钢铁、煤炭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的经营都带来了严重不利影响,我国钢铁、煤炭领域甚至出现了全行业的整体性亏损。国有资本在石油石化、钢铁、煤炭和有色冶金等行业的占比都在50%以上,这些国企利润的持续下降或亏损只不过是对行业整体经营状况的正常反应。

再次,分析今年国企经营状况,不能忽视税收因素的影响。受进一步减税影响,今年以来企业综合税负水平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令人略感意外的是,今年以来国企综合税负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反而有所上升。今年1—10月国企应缴税金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47%,而去年同期只有8.01%。2014年全年国企应缴税金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88%,而今年以来这一比例在1—2月最高达到9.69%,而后逐月有所下降,但截至10月仍明显高于去年全年税负水平。如果按照应缴税金占营业收入7.88%的比率对今年以来国企各月利润进行调整,1—10月国企利润总额将修正为20990.6亿元,比去年同期略增0.71个百分点。从营业收入利润率的角度看,1—10月国企的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11%,和去年同期相比低0.19个百分点,但与去年全年水平基本接近。经调整后1—10月国企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71%,比去年同期营业收入利润率高0.41个百分点。

最后,国企利润连续下滑还与债务显性化有关。9月份,国企负债比8月末净增5.95万亿元,其增速明显快于前8个月。9月国企负债的异常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国企主动加杠杆的因素,但更可能是来自债务显性化。随着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债务的逐步清理规范,一些原本即为政府负债的债务被转记到国企,从而导致国企负债在9月份出现较快增长,国企综合负债率从8月末的65.11%跃升至9月末的66.33%。与此同时,虽然央行年内5次降息,但由于银行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普遍惜贷,国企综合融资成本不降反升,1—10月国企财务费用增长了9.5%,显著侵蚀了国企盈利。

当然,不可否认,无论是在管理层的经营能力方面,还是在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方面,国企离国际一流跨国公司还有很大差距。1—10月国企净资产利润率仅有4.77%,比去年同期低1.2个百分点,更是远低于美国500强14.33%的净资产利润率。与国际一流跨国公司相比,多数国企缺乏创新能力,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处于低端,产品附加价值低,竞争能力弱,更难抵挡市场环境变化的冲击。国企的管理规范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现代企业制度仍需完善,管理效率还有继续提升的较大空间。国企软实力建设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国际知名品牌建设与社会责任意识还需加强,合规经营意识亟待提高。国际化经营更是国企的短板,多数国企仍主要局限于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参与度低;国企国际投资失败案例时有发生,国际业务收益水平低于国内市场,更是低于优秀跨国公司国际投资收益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