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珠峰大本营通电那一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贺焕峰
《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正式通电》这篇消息,字数不足900字,我们却持续关注跟踪了近两年。
2012年8月,我第二次入藏采访有两项任务:一是开展“走基层看发展·西藏电网一线行”系列报道;二是在日喀则供电公司输配电工区抢修班建立《国家电网报》基层联系点,这也是当时业界建立起的海拔最高的联系点。
记得当天授牌仪式结束后,我们与这个全天候24小时服务的抢修班8名藏族小伙子座谈交流,跟随他们到现场抢修一个故障点。日喀则地区平均海拔超过3800米,最高海拔超过5000米,工作环境艰苦。他们操作老练,可汉语说得不流利,兼任翻译的是工区副主任边巴顿珠,他讲了一口流利汉语。
边巴顿珠是一位70后,中学、大学分别在郑州和武汉读书。这位土生土长的藏族兄弟,个头不高,脸庞黝黑,镜片后的眼睛透着坚毅,看起来精神干练。我们成了熟人、朋友。
边巴顿珠语速不快,跟我们聊起了他的童年、他的父辈,聊起了没电的日子,他在昏暗的油灯下做作业的情景,又聊起他见到城市流光溢彩时的兴奋,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的专注。他熟悉日喀则的高山大岭,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熟悉日喀则输配电网。他说,成天就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与这些线路啊、配电设备啊打交道。因为懂行,他全程参与了当地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建设,对每一条线路、每一座变电站都了如指掌。
聊着聊着,一个线索出现了:惠及民生的西藏农网改造工程中,有一条线路将通向地球之巅,点亮珠峰及沿线居民。当时我一阵激动。我想,珠峰大本营通电工程是一个点,这个点举世瞩目,通过这个点可以反映大电网照亮藏区人民这个面,更能传播责任央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服务西藏长治久安的社会价值。
我们顾不上在高原晕乎乎的感觉,驱车赶到定日县,详细了解了当地农网改造进展情况,现场采访了一条35千伏线路第三标段基本情况,沿着通往珠峰的100多公里线路,走过搓板路、砂石路、曲曲弯弯路,来到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看到一根根水泥电线杆已运到大本营附近。我们连夜写就了一篇通讯《把大电网延伸到珠峰脚下》,算是作了预报。
此后,我脑海里总是浮现边巴顿珠的身影,总是晃动着珠峰灯光的幻影,想着他们在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的高原施工场景。不时打电话给边巴顿珠,问问工程进度。后来,就安排同事刘金星、驻站记者党亚利共同关注此事。
2013年年底,作为项目负责人的边巴顿珠告知,珠峰大本营那条线路已具备送电条件。可这个季节大雪封山,大本营了无人迹。直到2014年4月,珠峰登山的黄金季到来,大本营才亮灯。
我们迅即行动起来,一边联系现场施工组织者,一边购买机票准备到现场,同时嘱托驻站记者盯着施工现场。一连几天,我们分工协作,前后方联动,边巴顿珠的手机也成了我们的热线。好不容易,才独家采访到我国首次登顶珠峰的85岁的贡布、中科院珠峰站副站长王忠彦,多方联系定日县旅游局、登山队负责人等,获得了不少有用信息。一稿、二稿、三稿,一遍遍地修改,一次次地提升。
为了通电这一刻,我们等了漫漫20多个月,而边巴顿珠和他的伙伴们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高原,这篇报道仅仅反映了他们的一个缩影。 (报送单位:国家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