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实体书店的那扇财富天窗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江雪
王利博制图 |
互联网时代,谁说书店不主流?
2015年11月,中信书店犹如光荣绽放的花,在以全国几大机场为艺术天地,以耀眼的事实,悄然对全球最大网络电商亚马逊说:恭喜你,拥有了实体书店“Amazon Books”。而我,也来给你一个震动吧!
任何人想不到,在中国这个有雪、有雨的秋寒交接时,日本一家“文化温暖品牌”在微信圈传播开来:“一本书书店”开始“逆天”。
李国庆计划
3年开千家书店
文化产品企业有理由“梦想不断”。无论是中信书店,还是诚品书店抑或是当当网。投资者们更是觉得自己头上的天空“应该永远闪耀着星星”。
那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乡镇的文化灵魂。
2015年11月4日,那天有多个新闻发生,但事实还有一个,那就是“疲惫很久”的中国图书电商当当网老板李国庆,在刚刚与马云等哥们喝完酒后表态说:“当当也在执行开实体书店计划,预计3年内开到1000家。”
很多网友快速地质疑“他是醒了,还是醉了”?实际上是在提醒他“别忘了这个诺言,要实现啊”。
到此,记者不得不说中信书店在2015年的整体表现。
当中信信托为中信书店“推出一款名为信睿宝新产品”时,接棒成为中信信托“最新力推”的产品,即消费信托的“书店消费者们”,不知道该对“大数据时代”给予惊喜还是惊愕?
此时,一位专业人员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解释:2012年开始整合专业咖啡、文化创意礼品、会员与沙龙活动的中信信托,升级为“精选书店、精品咖啡馆、文化创意礼品店、资讯传播站、高端阅读会员俱乐部及文化沙龙”的“六位一体”文化生活空间。这是典型的金融文化创新。对此项目,这位20年前在北京经营图书获得“土豪”生活的创业者,表示了自己的敬佩。
记者获悉,从“2015年6月6日开始,每位客户最多可预存消费金额2万元,该产品总规模不超过2亿元。该笔预存金额,在中信书店消费的话,可享受低至6.6折的优惠折扣”,与餐饮企业的“打折卡”没什么不同。甚至与中关村很多“众筹咖啡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正是靠着大数据时代的创新新思维,在融入文化基因的中信书店,拿出勇气和商业智慧,抢夺了美国咖啡品牌星巴克都放弃的机场黄金地段,开始了“长袖善舞”。用经营策划者的话说,就是“掏谁的钱,要一清二楚”。
送礼除了“脑白金”
还有书
事实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没多少人愿意、肯于、敢于说“不需要读书”。精神与物质的平衡,如果没有钱的压力, 神话故事会一直有人讲下去。
余秋雨不久前在《问学》一书中,与北大学生交流道:“文化没有简单的是非。”而事实上,无论是互联网时代、还是机器人时代,无论是美国、德国、日本,还是中国,经营文化也没有简单的是非。所有的创新努力,都是一个目的:坚守该坚守的。
公众期待中信书店:5年投资5个亿、打造50个机场500家!不仅是首期投资的8000万元如期到位,也希望中信经营者可以像日本经营者那样:独特、个性、温暖。只用“一个人,每天经营一本书”,去收获一个财富世界。
11月22日,当中信设计师“微信圈”开始传播“日本书店”时,多数人表示“中信书店大胆的尝试,无非是认定了“阅读者有多维度文化生活与消费需求全面满足”。
当记者来到北京机场,看到与服装奢侈品牌“交相辉映”的中信书店时,听到旁边一位女孩“真美,我可以拍照吗”的问话时,对方给出了结论:“当然可以!多拍点,上微博、微信给我们传播传播啊。”
当很多书店开始放弃城市黄金地段、大商场、机场时,中信书店却“颠覆颓废”,抛弃矫情,务实经营绝招,把“新颖、个性、深刻、出奇、温馨”等元素融进书店销售。
据 wallpaper 网站报道,日本东京银座“神奇小书店”,无非“每周更换一次书籍,一次只陈列一本书。”为了不那么寂寥,让灵魂有回声,书店还随意办几天“迷你画廊”,但绝对保持以“书”为中心。
运营者利用“大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帮读者排除一切干扰、让人们每周只关注一本书。
而亚马逊书店在细节上与传统书店也绝对不同:从其“网上书城模式”搜集到的“数据”入手,需要什么给什么。
公众有理由期待,12月在湖南长沙开业的中国当当“第一家MALL店,灵魂要散发出独特的光芒来”。
在此之前,中信信托作为业内消费信托的首发者,已经尝试发行了旅游酒店、养老、观影、黄金、苹果机、游戏产品。对此,一位专业人士表示,“中信利用整体链条优势,给出‘众筹支持’,涉及中高级白领多方面需求,定有盈利空间。”
圈内人士刘贵认为:杭州开张的吴晓波个性书屋“蓝狮子”带来的“逛个性书屋与吃创意个性餐厅一样时髦”。 Page one店长也坦言:“店里最贵的书在1800元左右。第一天来店里逛的人数超过了他们想象,办理会员卡的人数已近400人。”
让企业家掏钱
要有“美感”
10年前,当北京西燕莎商场引进“布老虎书店”时,上海商场也请来了“大众书局”。很多老板认可时尚、有特色的综合商场,对他们而言,“骨子里不能没有文化的流淌”。
2015年秋天,北京“十一届文博会”上,当一辆“大巴车书店”开始卖艺术品、咖啡、书籍时,不远处还有全国各地的管理者们认真地研究“15年历史的晓枫书屋”。此时的北京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中信出版股份公司投资的“机场连锁书店中信书店”和萧山、大连、乌鲁木齐机场在内的20多家书店一起,实现了“光荣绽放”。
记者采访得知,大数据时代,中信人“没有偷懒”。他们研究发现,有的商人、企业家、管理者,每周要在北京机场出现两三次。每次都到书店逛、买上几本书的人在大头。还有拖着两个空拉杆箱的企业家到书店里来“大采购”。
在2014年,当萧山机场乘客年吞吐量达1494万人次升为2560万人次时,中信书店的理想销售额改为7400万元。而北京机场里的一个门店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而黄金之地的书店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畅销小说等各个门类。而收藏、鉴赏类的书特别惹眼:一个单本收藏书标价19800元。真的像中信书店运营管理部主管刘丹丹说的:赚钱法宝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瞄上“空中飞人商务旅客”。
“蛋糕”做大,有艺术感、美感,必有规范的细节支撑。
“我们是按照机场的乘客年吞吐量来测算营业额的,我们希望乘客人均书籍消费在3元,最理想状态是人均消费5元。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值。”刘丹丹说的“大数据”,不知道李国庆等企业家们是否注意并积极开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