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9版:园区升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9版            园区升级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建国:围绕龙头企业 培育园区产业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郝帅

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民生证券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成了产业领域的关键词。从年初的两会政府报告,到之前公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从“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中优化结构”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表述越来越清晰,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侧面说明了产业转型升级越来越紧迫。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中,产业升级将如何实现?在此过程中,企业如何适应“双创”形势?有限的土地资源如何被充分利用?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

《中国企业报》: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将如何实现产业升级?

杨建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其中,推动产业升级、促使其迈向中高端水平是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其实,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产业升级早已不是新话题,之所以仍被屡屡提及,正是因为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产业转型迫在眉睫。所谓产业升级,从来不是笼统地泛指一个落后产业的出局或者对新兴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而是从点到线再到面,从企业空间集聚到资源集约利用再到产业链联动发展。由此,才能在产业平台上相互作用,这也为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那就是围绕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

《中国企业报》:现在在地方园区和产业集群中,制造业是重点。产业集群中,如何使地方制造类中小企业在“双创”中向高端发展?

杨建国:园区想要承接高端制造业,首先得有与之相结合的完善的产业链上下游,不然高端制造业就成了飘在天上的云,和当地产业链接不在一起;其次,要有能够承接高端制造业的完善的配套,比如人才引进机制、生活设施配套等等。对政府来说,需要围绕“双创”战略,健全跨区域人才多向流动机制,吸引高端创新人才流向园区;对于园区来说,要把承接的高端制造企业与发挥自身产业优势相结合,主动在上、中、下游产业链上实现“对接合作”;对于企业来说,加强与龙头企业和科技创新机构的合作,从而培育自主创新的产业链条和能力。

《中国企业报》:现在和未来的“十三五”中,“互联网+”都将是很热的概念,如何正确使企业和“互联网+”相结合?

杨建国:创业切忌好高骛远,盲目跟风,一定要脚踏实地、接地气。“互联网+”本身只是一种思维或者是工具,发展互联网经济的前提必须是先壮大实体经济,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要注意的是,产业升级不是为了升级而升级,不是争相上马战略新兴产业,什么都搞成“互联网+”,把传统产业扔一边,还是得有产业园区这个载体,还是要有以产业园为单位,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转型升级不能“平地起高楼”,产业迈向中高端还得一步一个脚印。

《中国企业报》:总体看,我国的建设用地增量呈逐年减少之势。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来激发园区的集聚效应?

杨建国:这个问题,其实“十三五”规划建议给出了答案: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其中,推动产业升级、促使其迈向中高端水平是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产业园区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散到聚、从引进到输出、从制造到创造的发展过程。国家也适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清理发展障碍,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环境。产业园区过去单纯依靠资源投入和叠加取得产业规模效应的模式已不可持续,以新兴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又蓄势待发,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激发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加快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就成了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中国企业报》:在园区土地不能无限供给的情况下,开发区运营者如何获得更多的发展?

杨建国:利用“双创”新引擎,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这也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产业的形成、壮大,归根结底是以企业为主导的,必须由点到线推进整个产业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引导,推进平台建设和制度创新,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软环境,清除阻碍经济发展的藩篱,使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在产业园区这样的平台内自由流动、释放活力。同时,也要正视目前存在的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园区招商引资难、土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加大观念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力度,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从技术源头激发发展活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