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园区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园区调查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城一体”成为上海园区升级压轴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石岩

园区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成效显著,但随着目前形势的“阴晴不定”,各种问题也日渐浮出水面。尤其是,当与园区相关的宏观政策、经济环境等因素发生改变时,园区作为土地、资本、技术、人才等众多要素的承载体,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机嫁接或“内涵转移”,这从寸土寸金的上海园区转型中,或多或少能总结出几点经验。

承载了“四新”重任

“上海市正在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这要求其载体——园区也要升级,包括投资商、开发商、运营商等因素在内,综合因素决定了‘四新’经济的未来走向。”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工业区管理处处长周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直奔主题,表达了上海园区转型的重要性。

据了解,上海市域原有以及后期开发的滩涂围垦共有6800平方公里左右,涉及可建设用地至2040年的规划是3226平方公里,大概占市域的40%左右。

周强介绍,上海市的开发区大部分集中在“104产业区块”中,总共790平方公里。除了“104区块”外,政府又规划出了占地195平方公里的“195区”和占地198平方公里的“198区”。其中,“198区”的规划项目是大量的宅基地以及零星工业用地。

“目前,上海市已建成的产业园区占地共有950平方公里左右,加上部分研发总部和商务办公用地,全市用于经济发展的空间将近100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用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周强说。

就是这样的一个相对较小的基数,却创造了经济规模总量的超级“航母”。周强告诉记者,去年,仅“104区块”二、三产业总营业收入就达到55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在2.4万亿至2.5万亿元之间,税收可达到3900亿元,工业企业利润1800亿元。

“四新”经济的发展,就是聚焦战略性新型产业;就是加大了传统的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减量工业用地,淘汰落后产能。也正因为如此,上海的园区转型升级承载了“四新”经济未来走向的重任。周强说。

三大改变

当下,中国的经济正经历着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蜕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80年代初,我们刚做开发区的时候是买方市场,短缺经济。而现在是卖方市场、过剩经济,而产能过剩泡沫就是其中之一。”周强说,宏观环境已经发生改变,在目前“新常态”的形势下,未来产业园区的方式和原来的模式相比,一定会发生大变化。

“不仅如此,园区还面临着一个政策问题。”周强说,开发区发展初期的两大政策,现在须重新考量。

周强所说的两大政策,即土地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以前,政府可以成片划拨土地,然后成立开发机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之后再进行招商引资,打造所谓的“产业高地”。而发展到今天,再不能按照原来那种模式进行。第二是所得税15%的优惠政策。现在,这两条政策都已经取消,目前,园区的所得税税率全都定为25%,区内区外一个样。

还有一个变化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工业4.0等概念走热,产业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互联网已然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渗透到所有的产业、传统行业。

“原来我们大部分园区开始的时候搞的是制造业,制造业的集成、车间的集合体,原来的模式到了现在当然也应该有很大的改变,要去适应这个变化。”周强介绍,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要面对的其实就是应对以上的这三大变化。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思考,在宏观的政策、环境以及产业正在发生着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园区的未来发展建设面临哪些转型升级任务。”

园区“又一春”?

上海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四大刚性约束:土地、债务总量、人口控制和能耗水平。同样,园区的发展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园区转型如何与城市化开发、产业升级做好对接?

多位从事园区研究的专家都表示,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要改变传统的找土地落项目的粗放运作方式。宏观政策、宏观环境、地方债务清理以及产业的变化等都要求产业园区发展创新,进入到一个新的常态。

众所周知,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面临着四大刚需:土地、人才、资金以及政策。特别是资金,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中如何解决投融资问题成为园区发展最关注的焦点。

对此,周强表示,通过建立“产业联盟+产业基地+产业基金+产业人才”四位一体的推进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据介绍,当前上海产业园区发展正在探索基金加基地,与产业联盟相结合的道路,使园区产业基地跟基金结合、与人才培训基地结合、与产业联盟结合;同时,也尝试一些创新的开发模式,加上相关配套政策的创新,号召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一起来推进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

当然,产业园区转型过程还有一些重要的瓶颈需要突破,例如产业地产在政策的边缘地带,比较敏感,但现在无论从土地节约的角度、从产业升级的角度、从园区升级的角度,都需要产业地产健康的发展。

“目前,上海市正推动‘4+1+X’(桃浦、南大、吴淞、高桥+吴泾+其他)重点区域调整,我们现在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把这个‘X’进行提升,迫切地需要进行传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用地减量化,淘汰落后产能。”周强表示,上海产业园区面临的是产城一体化问题,也就是园区的转型升级要与产城一体开发相结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