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调查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布控煤炭消费总量 煤炭行业迎来又一波整合潮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汪晓东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黄金十年之后,最终,煤炭产业没能逃脱这个厄运。

2015年前三季度,煤炭产业继续受挫,38家煤炭上市公司中36家营业总收入增长为负,占总数的94%;32家利润总额增长为负,占总数的84%。这让众多煤企心生绝望。

寒冬仍在持续。接下来的“十三五”规划中,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仍将作为主要布控对象,这里还有一个原因:今年,在巴黎第21次气候变化谈判框架大会上。中国做出了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的承诺。

“众多迹象表明,在九成煤企普遍陷入困境的背景下,中国煤炭行业或迎来又一次整合重组。”晋商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杨新中说。

煤企亏损

根据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数据,11月,国内动力煤、炼焦煤市场延续下跌行情,化工煤市场走势平稳,其中动力煤价格环渤海港口及山西、陕西、内蒙古、江苏、湖南等地均有下跌,炼焦煤价格山西、河北、安徽、黑龙江、宁夏、山东等地有所下跌。

而在此之前,38家煤炭上市公司中36家营业总收入增长为负,32家利润总额增长为负,34家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率为负,33家营业成本增长率为负。其中,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平煤股份和国投新集,亏损额分别为18.1亿元、16.7亿元、13.3亿元和12.9 亿元。

温度的骤然下降似乎亦没能改变煤炭的窘迫现状。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中国太原动力煤交易价格指数为55.43点,环比下跌2.12点。在陕西,部分动力煤市场依旧乏力。榆林地区煤炭成交量略有下降,价格继续下跌;咸阳、延安、关中地区动力煤价格延续平稳运行。内蒙古煤炭产地动力煤供给仍显宽松,动力煤坑口价格、车板价格及到港指导价继续承压下跌。广州港动力煤市场低迷依旧,内贸煤及进口煤价格均以稳为主。现广州港5500大卡进口煤较内贸煤价格低5元/吨左右。

“从已经亏损的煤企来看,我国第二大煤炭企业中煤能源今年上半年亏损9.65亿元,而陕西煤业预计上半年亏损8亿—10亿元,今年煤企亏损将达到5成以上。”杨新中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在37家发布2015年半年报和年报预告的上市煤企中,有超三成上市煤企业绩亏损,比去年同期亏损面扩大。

半数煤企退出?

去年举办的“煤炭峰值预测与应对2014高层论坛”上,预测中国煤炭消费量在2020年达到峰值47亿吨。煤炭峰值即将到来,供大于求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而全国日益增多的雾霾天气使得大气治污成为各方关注对象。

11月4日,在建言“十三五”——中国煤控规划研究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政策研究”课题组,发布了《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的目标应约束在27.2亿吨标煤,即38亿吨实物量以内,总能耗控制在47.4亿吨标煤。

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成为重点工作之一,煤炭或迎来再次整合。

而从国内煤炭销售来看,环渤海地区动力煤价格跌幅收窄,环比下跌1元/吨,煤炭海运费持续小幅反弹。本周电煤日耗水平依旧偏低、电煤需求释放仍不明显,北方港预到船期数量偏少,部分港口受封航影响煤炭库存有所增加,动力煤价格继续承压下行。

在经历上月大幅调价后,大型煤企相继宣布11月动力煤售价维持上月水平不变,加之煤炭海运市场连续向好,对环渤海港口动力煤市场起到一定维稳作用,动力煤价格跌势有所减缓。

但问题依然存在。“进入冬季煤电消费高峰期,在存煤高位的情况下,电厂冬储需求释放迟缓,本期动力煤市场延续弱势运行,环渤海港口及山西、陕西、内蒙古、江苏、湖南等地煤价有所下跌。”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宋晋平主任说。事实上,众多迹象表明,今年以来,煤价继续深跌。分析认为,煤企亏损面或达90%,更多的煤矿或将面临停工或减薪。

《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亦指出,在“十三五”期间,煤矿开采和洗选企业数量要从2015年的6390家压减到3000家以内。国家能源消费“去煤化”让本已不堪重负的煤企更加雪上加霜。这似乎让煤炭行业整合加速到来。

杨新中认为,国家能源消费“去煤化”是一次最全面的整合。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控制在62%以下,虽然这对于煤企是一场灭顶之灾,但要想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实现国家产业转型的最终目标则利大于弊。

(下转第十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