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大势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PPP,一盘大棋催生新一波契机

来源:中国企业报  

梁舰

自去年底以来,中央关于PPP的激励政策相继出台。各级地方政府顺势而为,各类PPP项目大量涌现。从整体效果来看,我国对PPP模式的探索已从概念逐步步入实践操作,PPP这盘大棋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正如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所讲,推广使用PPP模式,不仅是一次微观层面的操作方式升级,更是一次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变革。面对这盘大棋,PPP参与各方将面临怎样的发展契机?

PPP利好的背后考量

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形势下行的背景下,政府面临拉动投资、维持经济稳增长的压力。PPP成为国家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平台、新载体。

对地方政府而言,新型城镇化及与之相关的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带来旺盛的基础设施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关系民生,直接影响民众的生活水平。

而地方政府面临大量政府债务。随着新《预算法》的发布,以及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及甄别处理意见的相继出台,地方政府全部收支将纳入预算管理,融资平台渠道也被切断;作为地方政府收入主要来源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缩水,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如何盘活资金,增加公共服务供给,PPP模式被寄予厚望。

PPP模式引入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既可以盘活社会存量资金,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又能完善公共设施建设,稳定经济增长。除此之外,社会资本能充分利用其专业能力,以更有效的方式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产品,一改过去的传统公益事业领域由于采用垄断经营、缺少竞争机制,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低,服务品种单一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职能在逐步转换,从过去的包办和经营的包揽者变成今后的引导者、监管者,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对我国在新形态下经济格局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可以说,对于政府方而言,PPP对稳增长、惠民生具有一箭双雕之功。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PPP模式正在破除各种行政垄断,让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中央地方接力设置PPP引导基金,以撬动巨量社会资本参与投资。PPP项目蕴含大量商业机会,市场前景广阔,能够带动就业,拉动消费,有助于缓解整体经济的下行压力。

新一轮转型升级潮来临

在业内看来,抛开法制不规范、违约解决机制不完善等牵制因素,PPP对社会资本方而言是很有吸引力的。

有分析认为,除本级政府所属融资平台公司及其他控股国有企业都可以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PPP模式。但现实情况是,国有企业参与PPP项目更具优势。 (下转第六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